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奏响新时代民族团结的铿锵乐章
来源:中国民族报 海宁 发布日期:2023-09-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柴旦村光影之城。

  大柴旦行政委员会(以下简称“行委”)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一个正县级派出机构,地处柴达木盆地北缘,是北往甘肃、西进新疆、南通西藏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青海有名的旅游城镇。大柴旦行委总人口2.4万余人,下辖柴旦镇、锡铁山镇2个镇,共有2个村5个社区,汉、蒙古、藏、哈萨克等14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居。

  近年来,大柴旦工行委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党的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结合起来,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行动,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子。

  一  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全域创建

  “柴达木之夏”文艺演出上的精彩表演。本报记者 海宁摄

  行走在大柴旦行委的街头巷尾,“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标语随处可见,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主题的文化墙醒目多彩。在大柴旦民族团结文化广场上,人们跟着音乐律动,跳舞的人尽兴,旁观的人也开心。“在这里可以跳广场舞、锻炼身体,生活越过越好!”附近居民说。

  这句话道出了当地人的心声。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团结进步,关键要转化为百姓看得见、享受到的实在成果。大柴旦行委民宗局积极争取民族团结专项资金85万元,打造大柴旦民族团结文化广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和谐共处,便是民族团结创建的生动缩影。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近年来,大柴旦工行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把党的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呈现出民族团结、民风文明、社会和谐的良好风貌。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大柴旦工行委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工行委重要议事日程,细化落实责任,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定考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政治巡察、政绩考核。

  “我们建立县级领导分片包干、联点共建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行委依法管理、创建办综合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创建工作领导体制,取得了良好成效。”大柴旦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桂家学说。

  在推进创建工作过程中,大柴旦工委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深入推进创建“十一进”活动,培育打造各行业各领域旗帜标杆,创建工作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创建先进镇、机关、村(社区)达标率巩固在90%以上,涌现出国家级、省级、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9个、模范个人34名。其中,荣获省级模范集体1个、州级8个;国家级模范个人1名、省级1名、州级32名。

  二  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增收致富

 

  大柴旦翡翠湖景区。

  随着青甘大环线旅游热度提升,大柴旦成为众多游客自驾游的目的地之一,水上雅丹、雪山温泉、翡翠湖等景点游人如织。

  走进柴旦村的蒙古族特色家庭旅馆,女主人乌兰英正忙着整理客房。“开家庭旅馆已经3年了,每年旅游旺季有四五万元的收入。”乌兰英说,家庭旅馆让一家人过上了富足生活。

  像乌兰英这样依靠旅游业改善生活的农牧民,在当地还有很多。近年来,大柴旦工行委依托优质的文旅资源和突出的区位条件,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柴旦村产业园里,布草清洗厂职工在工作。本报记者 海宁摄

  在柴旦村产业园布草清洗厂,宽敞明亮的洗涤车间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清点、洗涤、熨烫、整备……一条条雪白的床单经高温消毒后熨烫平整。这里每个月能提供2.7万张床位的整套被单。

  布草清洗厂是柴旦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项目之一。2018年,驻柴旦村原“第一书记”旦木登盯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号召村“两委”班子开办大柴旦布草清洗厂。这些年,布草清洗厂年收入不断攀升,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每年光布草这一项,就能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收益,这些钱用来缴纳村民的医保和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下一步,我们将打造品牌净化水厂和仓储物流厂建设项目,产业园区已经基本建成,马上就能投入使用了。”驻柴旦村“第一书记”陶进宝说,柴旦村将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家庭旅馆、观光旅游等特色产业,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我们以发展生态旅游为方向,编制完成‘十四五’旅游规划,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了3A、4A级景区‘零’突破。”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副主任孟克巴特尔说,大柴旦申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市场创建项目9个,大柴旦·绍兴文化旅游推介会签约项目4个,红崖火星村开工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及智慧旅游项目建成,翡翠旅游步行街被评为“省级特色步行街”,近年来,累计接待游客373.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72亿元。

  柴旦镇翡翠旅游步行街上,商户在售卖当地特产。本报记者 海宁摄

  为推动地区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大柴旦行委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紧扣盐湖化工、煤炭开采、有色金属、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高原特色旅游“七大支柱产业”,招商引资谋划“细”、推动“深”、落地“实”。

  作为牧业较发达的地区,大柴旦行委还积极融入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编制完成乡村振兴、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3个规划,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快农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培育省级重点农牧龙头企业1家,荣获“神奇柴达木优品”称号的企业2家,种植绿色有机农作物4.11万亩;牲畜存栏6.09万头(只)、出栏2.83万头(只),农牧业逐步走上高质高效发展轨道。

  推动产业发展,还需要政府扶持。近年来,大柴旦行委争取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2.5亿元,落实减税降费6.24亿元,“政银企”对接发放贷款11.56亿元,实现上下游产业对接45.72亿元。大柴旦行委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促投资的主要抓手,列入全州年度计划的56个重点项目开工率55%。编制完成“十四五”规划,梳理备案项目88项,总投资达101.8亿元。争取卫生健康、生态治理、城镇设施等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0个,资金2.37亿元。对标产业“四地”建设方向,编制完成盐湖产业基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承接方案(初稿),“四地”建设思想更加统一、路径更加清晰。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柴旦行委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稳步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截至目前,申请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5个,动员鼓励区内矿山企业投入资金约2638万元、修复治理面积1516公顷,祁连山南麓大柴旦片区136个问题图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三  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幸福生活

  驾车从柴旦镇向西奔驰,车窗外苍莽的戈壁向远处延伸。经过90分钟车程,马海村映入眼帘。顺着村里的硬化路向前走,一排排白墙红瓦的房屋出现在眼前,整齐的街道与房屋映着湛蓝的天空,一幅美丽乡村画卷舒展开来。搬迁到这里之前,村民们过着游牧生活,牲畜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临时的家。

  端午节当天,人民路社区组织群众包粽子。

  “从前村子落后、贫穷,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马海村原党支部书记焦力保利德说。2009年,依托“党政军企共建”项目,村民们从土坯房搬进了砖混房新居。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健身器材、篮球场地、群众文化广场、学校、卫生院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现在的生活是真好,这是我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马海村党支部书记努尔哈力说,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党支部率先垂范,带领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共建美好家园。如今,村民的观念改变了,村子变美了,人心凝聚了,大踏步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近年来,大柴旦编制完成《乡村振兴规划(初稿)》,完成两村清产核资、股权设置等改革,深入实施“兴企联村1+1”行动和“村村示范+整体提升”工程,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摘帽、实现全面小康、推进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州政策机遇,重点实施了一批大项目,推动村内水、路等提档升级,学校、卫生院、群众文化广场、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等陆续建成使用,百姓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逐步提升,兜底政策也有保障。大柴旦持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兜底覆盖面,“五大险种”基本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金、养老补助和高龄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实现了“应保尽保”。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大柴旦行委以“健康柴旦”建设为目标,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快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进程,专科联盟建设成效显著,疾控中心现代化体系、妇幼保健院项目全部建成。五年来,大柴旦行委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加至7张、人均预期寿命增长至74.5岁。

  四  深化宣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

  阿依古丽是从马海村走出的大学生,2021年毕业,如今在柴旦镇人民政府工作。像阿依古丽这样的大学生,马海村共有34个。

  “以前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低,都不愿意送孩子去读书。”阿依古丽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加上村里有了学校,村民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提高。

  近年来,大柴旦工行委编制完成《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稳步落实教育信息化、教育质量提升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课程改革,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聘用改革。2022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

  “父母经常说,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不但有房住、能吃饱穿暖,还有学上,他们一直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回报社会。”阿依古丽说。

  不仅上学有保障,大柴旦行委还认真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全力以赴稳就业促增收。五年来,各类企业为各民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800个、开展培训1120次,实现劳务输出548人。

  “孩子有了学上,走出戈壁,又返回来建设戈壁,让大柴旦发展越来越好。”孟克巴特尔说,大柴旦工行委通过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在学校,也在整个社会面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

  为达到良好效果,大柴旦工行委丰富线上线下宣教形式,搭建行政委员会门户网站+柴旦先锋公众号+全区党员QQ群、微信群+红旗峰大讲堂、流动学习驿站+远程教育终端+手机协同通信等“六位一体”学习平台,在公路沿线、城镇周边、街边巷道等醒目位置和人流密集区域,设立灯箱广告牌、大型户外宣传栏,大力推进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建设。还充分利用“红旗峰大讲堂”、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注重分类施教,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近年来,大柴旦工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创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下一步,我们将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契机,筑起新青海精神的柴达木高地,推动大柴旦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设呈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大柴旦工委书记孙刚说。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大柴旦工委创建办提供)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