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全力构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坚持抓统筹、谋全局,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合力。把发挥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为推动民族团结的有效抓手,不断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走深走实凝聚强大合力。
党建引领,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党员干部教育、理论宣讲全过程,市委统战部、市委党校、市融媒体中心等多家单位“线上+线下”同向发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深扎根党员干部群众思想深处。
把握主线,打牢民族团结进步制度基石。制定下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将7个方面工作任务细化为51项具体措施,明确16家牵头单位和31家责任单位,细化任务分工,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促进民族工作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
高位推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组织保障。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民族工作,助推全市民族工作提档升级。建立健全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充实成员单位,按照领导责任、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督导问责“四个体系”工作机制高位推进。指导各县(区)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基层民族工作网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坚持夯基础、惠民生,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根基。把民族工作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融合,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等工程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民生工程。将民族地区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纳入救助范围,着力提高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等补助标准,及时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强化基础设施。全市民族乡村通村公路全覆盖,村内道路硬化率达50%,有线电视、网络实现村屯全覆盖。文体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老年门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齐备。助力萝北县、绥滨县学校完成校舍和操场升级改造,配齐各功能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2021年以来,鹤岗市争取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2626万元,统筹规划发展资金用于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和特色旅游业,建设杂粮面条生产、育秧基地、畜禽养殖、特色民宿、民族文化馆等项目22个,助推全市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抓创建、添动力,提升民族团结进步质效。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打造标杆、巩固提升上下功夫,探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路径,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格局。
突出宣传教育“主旋律”。以“永远跟党走 共育石榴花”为主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打造示范点位“新标杆”。启动鹤岗市“十四五”期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兴山区利民社区率先在全市创建红石榴家园,成立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将社区打造为宣传政策的窗口、开展活动的平台、凝聚民族同心的桥梁。推动绥滨县福兴满族乡与萝北县东明朝鲜族乡互帮互助,不断巩固各民族间和睦相处、互助团结基础。2021年以来,争创国家和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示范区和模范集体7个。
构建交往交流交融“新格局”。在黑龙江省各族青少年国家通用语言微演讲大赛、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文旅融合+民族团结”,打造边境县“醉美龙江G331边防路”自驾游风景线。通过开展“赏冰乐雪”系列活动,打造“游龙江三峡、赏两国风光”精品界江水陆旅游观光体验带,有形有感有效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