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民族报 龙成鹏 发布日期:2023-09-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欢乐景迈山。

制茶。

采茶。

 

古茶嫩芽。

 

景迈山古茶林航拍图。

 

阳光下的景迈山古茶林。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糯干老寨。

 

 

  一缕来自中国西南边陲的悠悠茶香,穿越千年历史,飘向世界舞台。

  当地时间9月17日下午,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千百年来,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与茶相生相伴,使景迈山成为一部活的“中国茶”史书。因林下茶种植方式形成的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茶文化景观,也让其成为世界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前传统“林下茶种植”方式保存至今的实物例证和典型代表。

 

  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

  景迈山古茶林是当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作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无论对我国还是对全世界都有重要意义。从全球看,它填补了茶种植区的世界遗产名录空白,与咖啡、葡萄、龙舌兰等种植区同列;对我国而言,作为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又新增了一张世界名片。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包含遗产区和缓冲区两部分。其中,遗产区位于澜沧县惠民镇,包含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傣族传统古村落,以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林,面积7167.89公顷。缓冲区涉及惠民镇和糯福乡,分布有傣族、佤族、哈尼族等聚居的5个村寨,面积11927.85公顷。

  从文献资料看,景迈山古茶林的人工栽培史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起点。不过常见说法是,最晚可追溯到公元10世纪。早在9世纪,唐人樊绰的《蛮书》中就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部落名称)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这则茶史文献被认为是云南西南澜沧江下游地区种茶、饮茶的最早记录。

  现存于惠民镇芒景村布朗文化园的傣文《功德碑记》载:“傣历377年(公元1015年),大佛爷为首,麻阿纳弄(傣族头人)建盖总佛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金龙据此推断,傣族在北宋前期即已在此居住、生活。

  根据布朗族、傣族的民间故事, 其祖先迁徙至景迈山之初就开始人工种植茶树,并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而带领族人迁徙的祖先也因此成为当地的“茶祖”,是延续至今的祭祀对象。

  较之文献提供的证据,植物学研究能给出更确切的历史演化实证。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而作为世界茶源的核心地带——普洱市,至今发现了从茶树始祖逐渐演化为人工栽培茶树的5个重要阶段的典型实物遗存。茶树始祖阶段,有在景谷县发现的约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镇沅县哀牢山千家寨至今保存的2700年前的“野生茶树王”,则是第三阶段野生茶树的实证;而景迈山的千年万亩古茶林,是最后一个阶段栽培型茶树的代表。

  在我国,栽培型茶树分布广泛,景迈山古茶林无论从树种上还是种植技术上,都有着人工驯化栽培的早期痕迹,为展现中华民族对人类茶文明的贡献提供了证据。因此,景迈山古茶林也被认为是古茶树天然基因库,为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化、人工驯化提供了宝贵物证。

  一幅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盛景

  在漫长的时光中,景迈山人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对自然的敬畏、与自然共处的智慧,造就了景迈山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盛景。

  传承至今的林下茶种植方式,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突出价值。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占主导的情形下,林下茶种植方式显得十分独特,反映了景迈山各民族的生态智慧。把茶树巧妙嵌入森林生态系统,既保障了土壤肥力自我维系、病虫害自我控制,还通过优化阳光、雨露、共生植物的芳香等要素,提升茶叶品质,从而实现“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人养茶”的有机演化和共生发展。

  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统计,景迈山古茶林共有种子植物125科、489属、943种,观赏昆虫16种,陆生脊椎动物187种,哺乳动物22种,鸟类134种。这个调查统计说明,景迈山各民族在林下种茶的古老方式,切实有效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

  在这个共生的自然-文化体系中,村寨是另一个要素。如何在景迈山建立村寨,同样体现出各民族古老的生态智慧。景迈山属横断山系,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930米,村寨主要建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半山区,与村寨上方的神山(竜林)、水源,村寨等高的森林、茶林,村寨下方的耕地、水田、河流,构成垂直利用模式。村寨和人,与其他要素紧密相连。

  在景迈山,神山(竜林)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是每个寨子不可侵犯的神圣之地,也是实际上被保护起来不被人为破坏的森林和水源地。在云南南部,许多民族都有竜林意识,体现了朴素的生态保护观念,也确实为森林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建立起一套文化规范。

  千百年来,中国人从种茶、制茶、品茶,再到以茶为媒的人际往来,茶文化体现出和谐、共享、共生的价值理念。而在景迈山,这种茶文化上升为一种信仰,表现在传承至今的有关茶祖的传说、遗训,以及茶祖、茶魂的祭仪中。当地布朗族先民留下的遗训,至今仍在口口相传:“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自然灾害而死亡。我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你们也会吃完用完。就给你们留下肥沃的茶园和茶树吧。你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茶树,一代传给一代,绝不能让它遗失。”景迈山各民族独特的茶祖信仰等文化习俗,既体现了人茶共生的关系,也是景迈山古茶林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景迈山制茶方式多样,茶叶产品众多。傣族的竹筒茶、布朗族的青竹茶、哈尼族的土锅茶、佤族的烧烤茶等各具特色。茶叶用途广泛,可以药用、食用,也可以饮用;可以作为贡茶或者祭祀用茶,也可以作为馈赠亲朋的尊贵礼物。更为奇特的是,景迈山的茶叶还可以作为邀请贵宾的“请柬茶”,甚至是茶山青年表达心意、传递感情的“定情茶”。景迈山民族节日众多,如泼水节、茶祖节、开门节和关门节等,充分彰显了对茶祖的尊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尊老爱幼等伦理道德。

  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的共同创造。景迈山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丰富的制茶和用茶文化、与茶相关的民俗文化。这些不仅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保护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重要保障。

  以茶兴业,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

  历史上,景迈山的各民族因茶而聚。而今,古老悠久的景迈山仍生机勃勃。

  尽管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台地茶广受欢迎,云南普洱茶区茶叶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古树茶销路不佳,对景迈山古茶林带来影响。但当地没有发生大面积砍伐老茶林、开辟台地茶的现象,芒景、景迈两个村由此保留大约2.8万亩的古茶林。

  今年已是80岁高龄的苏国文是云南省级非遗普洱祭茶祖习俗代表性传承人。2004年,他从县城退休回到家乡景迈山芒景村,积极倡导古茶林保护。在苏国文的带动下,特别是随着2005年后市场对古树茶需求的扩大,村民们很快就接受了古茶树有价值、要保护的观念。这之后,景迈山传统的茶文化保护理念逐步复苏,各项保护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

  2006年,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当地村民成立了芒景古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不仅发展茶产业,也倡导古茶林保护,围绕“一祖六神”自然生态文化,恢复林下茶种植。同时,运用林下茶种植经验,改造已有的台地茶,购买树苗种植在台地茶地里作为覆阴树,辟出2000亩示范基地。这套台地茶园改造方法,后来被总结为“稀疏留养”生态茶园模式,并在普洱市与云南省范围内推广。“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发展模式,现今在云南普洱茶区已是被普遍接受的观念。

  傣族茶农仙贡是当地以茶助农、以茶兴业的青年代表。仙贡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2010年带头组建景迈人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一地生四金”的发展模式,带动各族群众共同致富。2022年,在景迈人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时,仙贡带动50名妇女陆续加入“巾帼创业大军”,成立10个合作社、建起10家茶厂、经营起5家民宿客栈。在她的号召下,如今已有229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拥有茶园面积9000余亩,年均可产毛茶200吨,辐射带动周边近500户农户增收,让“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同时,也让古茶林文化景观得到更好保护。

  目前,景迈山古茶林区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04家,90%以上的群众从事与茶叶相关的工作。通过茶叶和旅游,2022年景迈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7万元,芒景村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

  景迈山古茶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远看是林,近看是茶”“村在茶林中, 茶在森林中”。它体现尊重自然、保护山林的朴素生态伦理思想,蕴含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的传统农耕知识,承载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社会治理理念,生动展现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智慧。

  (本版图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