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建设,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北方民族大学暑假期间开展了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为主题的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共组建70支“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我为家乡做代言”宣传、“寻访最美校友”等300余项“返家乡”社会实践项目。3000余名师生赴宁夏、新疆、内蒙古、青海、贵州、云南、江西、湖北、福建等地,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实践、理论普及宣讲、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等方面开展社会实践。通过走访红色人物、文艺下乡、实地调研、志愿服务、普法宣讲、专访座谈、支教文创等形式,教育引导各族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加强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
学党史感党恩
在学思践悟中增强“五个认同”
北方民族大学“弘扬延安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团、“重走长征路,接力续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团、“集聚红色力量,铸牢团结之基”党史学习教育等团队前往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重温长征路等实践,学习体悟革命先辈在革命战斗路上的勇毅前行和家国情怀,增强“五个认同”。
7月11日,学校“追寻红色足迹,助力圣地发展”党史学习教育团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及杨家岭旧址、南泥湾等地,传承红色基因。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参观学习,对当时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家认为,当代青年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认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传承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7月13日,学校“重走长征路,接力续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团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学习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突破天险腊子口等长征故事,感悟长征精神。大家表示,通过体悟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深受触动,将来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五个认同”,要始终听党话感党恩,坚定不移跟党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走进民族地区
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北方民族大学“青春筑梦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田间地头,践行青春力量”乡村振兴促进团等团队走进乡村,实地感受农村新变化,引导广大民众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意识、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
7月10日,学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在参观过程中他们用心感悟“闽宁镇从当年的干沙滩变成今天的金沙滩”的发展史。实践团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指导学生们的普通话发音,在闽宁镇进行推普实情调研。
7月17日,学校“深入田间地头,践行青春力量”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访老党员,支教情暖留守儿童,参观禁毒警示基地,进行禁毒宣讲,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实践团成员表示,紧密结合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化浸润聚同心
在主题宣讲中加强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
北方民族大学“培育民族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实践团、“共同的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民族团结实践团、“民族团结”理论普及实践团积极组织参观学习活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祖国历史、中华文化和乡村的发展现状,他们深入基层、了解社会问题,促进民族团结,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月26日,学校“民族团结”理论普及实践团走进江西乐安县湖坪乡红军标语博物馆,跟随解说员的步伐,感悟背后的感人故事。在乐安县实验学校为学生们宣传“道中华”平台,并讲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生动画卷,从“三千孤儿入内蒙”与大爱无疆草原母亲都贵玛,到长征时期的红色佳话“单家集夜话”,再到黄河奔流万里的伟大精神。现场听众表示,从故事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更感悟到了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真情实意。
7月18日,学校“培育民族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实践团奔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兰夫同志纪念馆、内蒙古博物院,感悟民族团结佳话。大家表示,要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为民族团结之花绽放贡献力量。
开展筑梦支教
用青春行动践行民族团结
新时代赋予青年新使命,新使命呼唤青年新作为。用支教奉献青春,将美好无私传播,北方民族大学支教志愿服务民族团结实践团、“启航新征程”民族团结实践团、“践行民族团结”社会实践团前往相应地区进行支教,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发展乡村教育的号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弥补基层教育的短板,帮助儿童们健康成长。
7月31日,学校“启航新征程”暑期“三下乡”民族团结实践团前往新疆乌鲁木齐二道桥片区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固原巷社区进行实践。社区定期举办百家宴、共唱一首歌之类的“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开展支教活动,与社区群众一起载歌载舞、座谈交流,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大家感叹到,走入社区如同一家,社区是你我之家,各族儿女亲如一家。
7月中旬到8月,学校两支支教志愿服务民族团结实践团分别前往宁夏永宁县永和社区和西夏区梦园社区开展支教志愿服务。支教内容紧扣“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理念,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设计教学内容,开展了文化阅读、科学实验、体育健康、心理健康、剪纸艺术、趣味美术、中华文化等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全方位辅导学生,得到学生、家长和社区的肯定。
据悉,今年暑期实践期间,校团委开设“北方民族大学三下乡进行时”“北方民族大学返家乡实践”“媒体关注”等专栏,共推出“三下乡”专栏40期、“返家乡”专栏30期和“媒体关注”53期,累计阅读量达8万余次。各学院新媒体微信公众号也均开设了专栏,进行互动和联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大学生之声、中青校园和地方政府、地方共青团组织所属媒体等对北方民大“蓓蕾计划”支教服务团、“田野青春·乡村新颜”发展成就观察团等多个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报道。据统计,各团队在中青网、中青校园等各类媒体在线发布130余条新闻,充分展示了北方民族大学实践团队及志愿者的青春风采。
下一步,北方民族大学将从加强思想引领、优化工作机制、强化条件保障、深化实践内涵、总结经验做法、促进互学互鉴等多方面入手,继续抓实抓好实践育人这一“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组织引领全校各族青年学生在想参与、能参与、有收获的思政实践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更多青年学生将来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中,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编辑:马永)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