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一片树叶的文明——“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印象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本报记者 文静 发布日期:2023-10-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茶韵绵长”单元现场。本文图片由文静拍摄

唐代《托盏侍女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清乾隆年间的粉彩八吉祥缠枝莲纹多穆壶,故宫博物院藏。

 

“茶路万里”单元一瞥。

 

展厅内的“千尺雪”茶舍造景。

 

观众在欣赏不同类型的普洱茶。

 

展览中展出的木马鞍和驮架,征集于茶马古道滇藏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藏。

 

 

  日前,我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茶及其深厚文化底蕴。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何以来自中国?穿越千载、连通地域的中国茶,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什么模样?东方树叶的背后,承载了多少生活的况味和文明的风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正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茶·世界——茶文化特展”。

  “茶文化特展”分为茶出中国、茶道尚和、茶路万里和茶韵绵长4个单元,汇集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总数达555件(组)。从新石器时代直到现当代展品,展览讲述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反映出茶文化数千年发展、普及的历程及其蕴涵的中国哲学追求。展期将持续至11月30日。

  茶出中国 茶史悠悠

  6000年前的茶树根是什么样子?一走进展厅,便有了答案。“茶文化特展”展出的第一件展品——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人工种植茶树根,据专家推测,基本可确定属于山茶属树根中绿茶茶树的根须。这组树根把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时间上推至距今6000年前后。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茶叶遗存也在展览上一露真容,虽被塑料封存,却清晰可见——这就是山东邹城邾国故城战国墓出土的茶碗中的茶叶残渣,它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提前了至少300年。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传说早在神农时代,中国人已经开始认识并利用茶。《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古代“荼”与“茶”字通。“荼”有多种含义,《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荼,苦菜也”,为茶的一种。唐玄宗编纂的字典《开元文字音义》中,将含义为茶的“荼”改为“茶”,沿用至今。

  古代中国,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挑夫贩夫、平头百姓,无不以茶为好。汉代以降,人们对于茶的认知愈加丰富,关于茶的制备方法也日趋多样,逐步形成食茶、煎茶、点茶、煮茶和泡茶等备茶方法,饮茶也逐渐成为超越生活的艺术体验。

  唐代饮茶风尚盛行,带动茶饮器具的发展繁荣。不同质地和功能的茶具,不仅反映了备茶方法,更是以外物之美映衬品茗之佳。

  展览展出一套2022年出土于山西长治屈家庄唐墓的茶具组合,是反映唐代茶事的最新考古发现之一,也为首次对外展出。这套茶具包括白瓷执壶、白瓷碗、白瓷茶瓯、铁勺、铁制茶碾、绿瓷渣斗等,瓷器质地上乘,组合完整,从中亦可窥见基础的煎茶法。

  提及中国茶史,绕不开一个重要人物——“茶圣”陆羽。展厅内,一件宋代青釉执壶人像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竹素园刻本《茶经》共同陈列,有学者认为,这件瓷塑人像亦与陆羽有关。唐代陆羽编纂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它系统总结了茶叶生产、加工、品饮等方面的经验,并深入发掘饮茶的文化内涵,规范饮茶的仪式和器具,从而将饮茶从日常生活习俗提升到艺术和审美的层次。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我国南方,不仅制茶技艺成熟,茶相关习俗也很丰富。打油茶是侗族民众生活中的重要习俗。从配料准备、茶汤煮制到敬茶用茶,打油茶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仪式感。展览展出的一件青釉单柄陶罐产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陶罐椭圆腹、平底,生产于1940年前后,是当地侗族敬神烧茶的用具。

  云南的莽莽群山里,至今仍有许多百年以上的古普洱茶树。色泽如漆的茶膏、竹笋叶包装的茶团……不同形制的普洱茶在展览中也有亮相。茶膏是茶叶的再加工产品。此次展出的清宫藏普洱茶膏共有3层,每层7行,每行4个,共计84个。膏体平滑细腻,正面印有团寿纹和蝙蝠纹。茶膏包装精美,附黄单“广告”,书写内容摘自《本草纲目拾遗》:“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搽研敷之即愈。”

  茶韵风雅 以茶载道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从日常生活到精神生活,在漫长的茶史中,茶以文人爱好、诗人吟咏而与文化“结亲”。

  古人品茗论道,以茶会友。文徵明绘《惠山茶会图卷》、仇英绘《竹园品古图页》、弘历绘《竹炉山房图》、唐寅绘《事茗图卷》……在这些笔墨中,参观者可以一睹古人借茶修心、以茶养性的生活与情调。

  宋人的聚会是什么样呢?一幅《春宴图》再现了宋代文人雅聚、饮茶宴乐的场面。画卷中段绘长方宴桌,文人围坐,桌上摆放托盏和盘,旁侧安放备茶小桌,燎炉、汤瓶、茶末罐、茶匙、盏托、茶盏一应俱全。

  明代画家文徵明毕生嗜茶,他以诗表白:“吾生不饮酒,亦自得茗醉。”他的《茶具十咏图》中绘一文人独坐草堂中品茗,侧室陈列茶具,童子吹火烹煮。堂后松木挺拔,益见清幽。作品诗画合壁,上方所书《茶具十咏》诗,反映了文徵明对茶文化的认识。

  将“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形象解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片树叶到杯中香茗,饮茶将天地山川之物化为生活日用。品茗松间,营建茶舍,对饮茶环境的选择,更是为了达到物我两忘、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

  历史上,乾隆皇帝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爱茶之人。流水潺湲,松石清幽,天然木圆桌上摆放着竹茶炉,茶架中陈列着组合茶具……展厅内,一处仿照清代乾隆皇帝“千尺雪”茶舍布置的场景清新雅致,别有意境。在宫廷画师绘制的《弘历是一是二图》中,乾隆皇帝着汉装,端坐于茶舍之中,手持书卷,目视清茶,室内陈设着新石器时代的玉璧、夏商周三代青铜器、汉代嘉量、宋明瓷器等。

  在众多展品中,出自陕西法门寺地宫的宫廷茶具流光溢彩,令人瞩目。1987年,随着封存1113年的法门寺地宫大门被开启,宫廷文化、佛教文化、异域文化交织相融的盛唐气象扑面而来。出土的2000多件唐代宫廷文物中包括120多件(组)茶具,有银鎏金、银、琉璃等不同材质,包括茶槽子、茶罗子、火箸、茶则、盐台、琉璃托盏、碟等各器类。此次展出的这套茶具种类齐全,材质珍贵,工艺精湛,再现了唐代宫廷的备茶器具组合,从中可知宫廷饮茶的复杂程序。

  茶道千载,以和为尚。中国人将对人生、家国、自然、宇宙的思考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构成茶文化的精神内核。茶与器的讲究、备茶方法的选择、品茗环境的营造,无不贯穿着中国哲学的“和合”思想。茶,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茶香四海 美美与共

  茶香四溢,韵味八方。对饮茶的普遍接受和需求,增进了历史上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饮茶器具、备茶方法日渐趋同,是交流程度不断深化的表现。从中原腹地到偏远边陲,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典制,茶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的有力见证。

  展览上,1972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的《托盏侍女图》色彩鲜艳,吸引着观众的眼球。画面上的仕女发束平髻,扎两根十字红头绳,浓眉,额间描花钿;身着圆领蓝印花袍,腰间系黑带,内穿晕裥布裤,足蹬丝帮麻底鞋;双手托茶盏,小心翼翼为对弈的主人进茶。这幅图是屏风画《弈棋仕女图》的一部分,形象地表现出唐代饮茶之风已风行西域地区,当地社会生活以及居家布局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茶马古道是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贸易与文化交流通道,也是我国历史上海拔最高的一条贸易交流之路,主要穿行于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以马(骡、牛、牦牛)驮背为主要运输方式。从无茶到有茶,经由茶路传播、流转,茶将广袤大地上各族人民连接交融在一起。第三展厅入口处,一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收藏的马鞍、驮架首先映入眼帘。这些有所破损、掉漆的马具,见证了茶马古道的繁盛,也是各民族、各地区互通有无、交流往来的实证。

  中原地区与游牧地区以茶易马、以马换茶,茶的传入丰富了游牧民族的饮食营养结构。从高原到草原,茶与酥油、牛乳碰撞融合,演化出多样的茶饮品种。

  多穆壶是蒙古、藏、满等民族盛装奶茶或熬制酥油茶的器皿,“多穆”为藏语发音,即奶茶壶之意。清代宫廷日常生活和筵宴庆典中多饮用奶茶,自康熙时期开始,宫廷有木质、珐琅、漆器、瓷器等多种材质的多穆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粉彩八吉祥缠枝莲纹多穆壶、铜胎掐丝珐琅勾莲纹多穆壶、紫漆描金缠枝莲纹皮胎多穆壶等,见证了奶茶在清代宫廷的流行。

  展览中还有来自法国、日本、俄罗斯等的茶器精品,清代宫廷中使用和收藏的来自异域的茶器,以及由清宫造办处制作的外国风格的茶器。比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日本银鸢尾花纹茶具套装、法国蓝釉描金寿字纹茶具、俄罗斯银刻花双耳六足盘,以及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风”茶具,包括英国沃克斯豪尔瓷厂烧造的软瓷印花青花庭院图茶叶罐,德国麦森瓷厂烧造的红陶模印花卉纹壶、珐琅彩描金人物图杯及杯托等。

  从唐代开始,茶树载培由中国走向周边国家,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扩展。时至今日,全球已有60余个国家和地区种植、生产茶叶。千百年来,茶从中国走向世界,融入各国人民的生活,不同的文化因素也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內容。以茶为媒,交融互鉴,茶已经成为承载文化、沟通世界的“中国名片”。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