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果子·乃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逸闻三则
来源:西藏日报 孙开远 发布日期:2023-11-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见过咬人的‘鸭子’吗?”群培一边提着壶,把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倒进小李的碗里,一边讲着逸闻趣事。

  小李脸颊上粘着糌粑,像小孩子一样,左手转着碗,右手笨拙地揉着糌粑,桌子上也撒了一些。这不影响他催促群培把故事讲完。在泛着青草味的火炉边,自治区驻安多县扎仁镇纳色社区居委会工作队的早餐时间开始了……

  咬人的“鸭子”

  大概在30年前,家住拉萨达孜县的次珍有个邻居,四川人。他们家门前小溪旁,有个菜园。菜园里有红彤彤的西红柿,有翠绿的黄瓜,有白白的萝卜……

  这些菜看得次珍和小伙伴们直流口水,可只能远远地看看。邻居家那些走路摇摇摆摆的家伙可不好惹。它们是邻居阿姨从几千里外的四川把蛋带到西藏人工孵化的。

  一次,她带着两岁的弟弟回家。它们不知从哪里蹿出来,张开翅膀,长长的脖子向前平伸着,几乎贴着地,像一架小飞机一样,嘎嘎地叫着冲过来。

  她抱起弟弟就跑,可还是被追上了。这家伙用那扁扁的、带着锯齿的喙在次珍大腿上狠狠地拧了几下。

  次珍哭着把这事告诉妈妈。妈妈向邻居家说:“你们家的鸭子咬人,这次把孩子都咬了,能不能关起来……”

  “鸭子”的主人愣了一下,说:“哦,您说的是鹅呀。”

  妈妈的果子

  拉萨街头常有挑着担子卖水果的小贩。担子里通常装的是当季的樱桃、新鲜的石榴、清脆的大枣……

  巴桑下班后想买些水果带回家。她指着箩筐里一堆淡黄色的水果对老板说:“老板,‘妈妈的果子’怎么卖?”

  “什么?”老板疑惑地看着巴桑,以为听错了。

  “我说——‘妈妈的果子’多少钱一斤?”巴桑放慢语速,又重复了一遍。

  “什么果子?”老板说,“我这里没有你说的这种水果。”

  “‘欣哚阿妈’的直译就是‘妈妈的果子’呀?”巴桑迟疑了一下,心里重复着这种水果的藏语名称。她再一次用手指着水果对老板说:“就是这种水果,怎么卖?”

  “哦!”老板恍然大悟:“这是柿子啊。”两人对视了一下,都笑了起来。

  乃顿的名字

  “格桑!”“到!”“平措!”“到!”……

  8月,刚刚开学的南木林县小学四年级教室里,班主任杨老师正在点名。

  “乃顿!”杨老师的声音未落,就引起一片哄笑。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站起来,怯怯地答了一声“到”。

  “老师!他叫‘工作队’!”乃顿身后一个戴棒球帽的男孩喊道。

  教室里像开了锅……

  下课后,杨老师找到曾经带过这个班的潘多老师了解情况。

  “‘乃顿’的意思就是‘工作队’。”潘多老师说,10年前,孩子半夜即将出生,是普当乡娘热村驻村工作队的几位同志帮忙,冒雨走夜路,把孕妇送到县人民医院。孩子出生后,为了纪念这份情谊,他父亲就给孩子取了“乃顿”这个名字。

  下午的班会上,听杨老师讲完“乃顿”这个独特名字的来历后,教室里静悄悄的。突然,戴棒球帽那个男孩摘下帽子,戴在乃顿头上,说:“绰波(哥们)贡巴麻错(对不起)!”

  “这糌粑揉得,有进步。”讲完故事的群培把小李的思绪拉回现实说,“吃吧,还有一堆事等着呢,乃顿。”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