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保护 创新融合推进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本报记者 文静 发布日期:2023-11-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如何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做好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这一实践过程中,积淀了哪些中国经验?日前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研讨会上,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对这些议题展开探讨。

  中央民族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林继富认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系统性保护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以人民为中心,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助推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在互学互鉴的传承实践中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推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资源。”林继富认为,非遗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生活文化实践,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识。要重视并利用非遗具有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资源禀赋,在“润物细无声”的传承实践和创新融合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格萨尔》和芬兰史诗《卡勒瓦拉》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详细论述文化遗产与共同体的关系。他强调,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了人;民族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了民族。要增强对文化背后的智慧的认识,进而去发现“人”,关注创造文化的真正主体。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从“铸”字出发,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西北花儿、西南花灯舞,这些民间歌舞为多民族共有共享,在传承中也将各族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要深入挖掘非遗的当代价值,使其与现代生活相连接,为其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非遗,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充分体现,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中心主任、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黄永林认为,传承保护非遗工作要尊重、珍惜各民族的非遗成果,要唤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意识,要加强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互动。针对如何推进以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黄永林提出要打造“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的组合型研究力量,完善理论研究体系,建立多学科研究平台,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利用。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这一谚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安德明以此展开论述,认为这一谚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特性的高度概括,其内蕴的“多元一体”也正是中华文明的特质和绵延发展的重要原因。“非遗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特征,体现了中华文明统一性、包容性的突出特性。非遗保护工作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大有可为。”安德明说。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教授萧放分享了马仙信俗和龙舟会等非遗项目参与村落共同体重构和社会治理的调研案例,认为非遗可以在价值观引领、社会关系建构以及情感联结与维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宋俊华聚焦中国特色非遗保护道路探索中的现实问题,包括面临文明优劣论和冲突论的挑战,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环境、新的发展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宋俊华认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可以找到答案:第一,以人民为中心和文明交流互鉴等重要论述,有力地驳斥了文明不平等论与冲突论;第二,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反映了非遗是活的、是不断创新的,是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第三,非遗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见证,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关凯结合在云南地区的田野调查指出,非遗保护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路径。当下,非遗保护肩负新的历史使命,这个使命不仅来自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命题,也来自文明史视野下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观照。

  “非遗是完成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重要资源和实践内容,完善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可以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社会治理提供助益。”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李然认为,要深入阐释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首先要结合非遗阐释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其次要加快形成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话语体系。此外,还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增进与各国人民的交流沟通,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本次研讨会上还举行了中央民族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揭牌及聘任仪式。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广生指出,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交叉学科战略布局和方向规划,力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不断产出高质量教研成果,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