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一碑一窟”看中华文化的包容与自信
来源:中国民族报 胡俊 发布日期:2023-11-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叙利亚文《旧约》片段。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铜十字架。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复制窟)西壁“日神”。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复制窟)壁画(局部)。

 

六字真言碑上不同民族的施主人名。

 

敦煌莫高窟六字真言碑(局部)。

敦煌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即第96窟。

  跨越千年、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川流不息的繁忙商路,也是一条融合共生的文明动脉。敦煌(包括瓜州、玉门)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是通向西域地区的重要门户,既是南来北往多民族交融的区域,更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

  著名学者季羡林曾说:“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作为多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敦煌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敦煌,一个多元文化荟萃之地

  历史上,敦煌无疑是多民族融合共生和多元文化荟萃之地。早在先秦至秦汉时期,敦煌及其周边区域就居住过多个民族,包括羌、月氏、乌孙、匈奴等。汉代以后,敦煌成为历代中央王朝沟通经营西域的重要地区,又有鲜卑、吐谷浑、吐蕃、粟特等繁衍生息于此。

  从交通方面来看,西汉于河西“列四郡,据两关”,丝绸之路的开拓,使敦煌成为中国历史上率先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成为中原与西域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至隋唐盛世,丝路交流更加通畅,东西方文明的荟萃和滋养,使敦煌的经济文化空前繁盛。卷帙浩繁的敦煌遗书和异彩纷呈的敦煌壁画,就是对此最生动的反映。

  关于敦煌文献,包括莫高窟藏经洞、北区石窟、土地庙等多处,共发现文献7万余件。在这些文献中,除汉文文献外,还有吐蕃文、突厥文、龟兹文、焉耆文、回鹘文、于阗文、西夏文、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等多种文字的文献。此外,还有用佉卢文、梵文、婆罗钵文(中古波斯文)、摩尼文(摩尼教徒使用的“正式”文字)、叙利亚文、希伯来文等外来文字书写的文献。

  敦煌文献蕴含着丰富的东西方交流往来的历史信息。《往五天竺国传》是唐代新罗僧人慧超在公元723年至727年前往印度诸国巡礼,再经中亚回长安后所作。该书不仅记载了西域地区和印度的宗教与风情,还描述了通往拂菻(即东罗马帝国)的道路。在敦煌写本中,不仅有关于“波斯僧”的记载,还有波斯星占、波斯医药的记录,反映了古代波斯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关系。敦煌研究院所藏《归义军衙府酒破历》虽然是一卷1000多年前敦煌政府公务用酒的“流水账”,但同时也记载了敦煌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来往。

  诸种因素和合,使敦煌成为多元文化荟萃之地。敦煌文化的多样性,既包含不同民族的元素,又包含外来文化的元素。延续近2000年的敦煌文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从“一碑一窟”管窥敦煌文化的共融共生

  在敦煌莫高窟保存的大量文献和文物中,六字真言碑虽然内容简单,但意义重大。据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介绍,莫高窟六字真言碑高75厘米、宽55厘米,刻于元至正八年(1348年),上方及左右方分别用汉、梵、回鹘、藏、西夏和八思巴等文字镌刻碑文“唵嘛呢八咪吽”。

  在六字真言外围,有95位施主的题名,其中以蒙古人居多。施主中有一人名叫哈喇阳,很可能是来自中亚的哈喇鲁人,也有可能是回鹘人。元代,大批哈喇鲁人移居内地为官,后融合于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中。施主中还有一人名叫昆都思,很有可能是阿富汗人,因为阿富汗北部有昆都士省。一位名叫逆立嵬的或许是西夏人,迭立迷失则估计是回鹘人,像吴义赛、张宣、李世荣、陈世昌、翟文通等,可能是汉族人。

  有意思的是,这通看起来似乎是佛教的碑,但碑文所体现的宗教元素很复杂。有来自西域地区的“哈只”、答失蛮等,表明有一定的伊斯兰文化背景。碑文还出现了“义束”,杨富学认为,“义束”相当于敦煌摩尼教文献中的“夷数”。在福建霞浦摩尼教文检中有“夷数如来”“夷数和佛”“夷数王”之名,当为景教徒(基督教聂斯脱里派)的名号。这些说明该六字真言碑的勒立,应有众多民族和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士参与。这通六字真言碑既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藏传佛教的重视,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盛况。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的壁画似乎也可以印证这一点。杨富学认为,莫高窟第285窟壁画反映汉族民间信仰的内容较多。此外,佛教、印度教、拜火教,还有希腊文化的一些因素都在其中有所体现。因此,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段文杰把285窟称作“万神殿”。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认为,莫高窟第285窟壁画上诸天在形象、角色和源流上体现出诸多复杂性。该窟融汇佛教、祆教、印度教、道教等艺术表现内容,正是当时中西文明交流史实的反映。其中“天神守护莲华摩尼宝珠”这一图像其实是佛教吸收中国神话中关于太阳崇拜的文化因子后形成的。

  此外,敦煌还有一些其他实物或考古发现,如藏经洞发现的文物中保存有代表祆教的娜娜女神图像以及景教、摩尼教等其他宗教的文献资料,莫高窟第61窟甬道壁画绘制的十二星座图像,莫高窟北区考古发现的西夏文木活字、回鹘文木活字、铜十字架和叙利亚文《圣经·诗篇》等,也可实证敦煌多种文化的共融共生。

  讲好敦煌故事,彰显文化自信

  近年来,敦煌莫高窟通过雕塑造像、壁画重构并复原人类活动的历史影像,与敦煌文献、出土文物等一起,为人们了解敦煌多种文化交融共生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研究范本和佐证史料。

  敦煌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导,之后不断融入西域、青藏高原、蒙古等地区各民族以及来自中亚、西亚各国的文化成分。自西汉以来,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长期在敦煌传播,为敦煌文化积淀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古藏文文献中,译自汉文的儒学典籍和有着浓厚儒学思想的著作就有不少,如《尚书》残本、《战国策》残本、《孔子项橐相问书》,另有古藏文音译本《千字文》《杂抄》《寒食诗》等。这说明以忠孝节义为核心内容的中原儒家文化对敦煌文化持续不断地产生着影响。

  源于中原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加上多民族、多宗教文化相互交融与借鉴,中西文化交流互鉴,催生了具有浓厚文化交汇特征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敦煌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近2000年来,敦煌文化或者说丝路精神代代相传,绵延不绝,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集中反映出中华文化在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中不断发展的顽强生命力。

  今天,我们不仅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的精髓,还应深刻理解敦煌文化的思想价值;既要引导支持各国学者、媒体人共同讲好敦煌故事,加强文化交流对话,传播中国文化,又要在将诸如“一碑一窟”等文物史料可视化的基础上,运用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手段,以沉浸式体验提升传播效果,让更多受众“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共享优秀人类文明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本文系202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甘肃丝路民族外宣资源的可视化开发及国际传播策略研究”(31920230097)的阶段性成果,本文图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