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杂技艺术讲述沪疆深情——评杂技剧《天山雪》
来源:中国民族报 王俊 发布日期:2024-01-1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天山雪》剧照。

  《天山雪》是由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联合出品的一台杂技剧。该剧以“逆风飞翔”的雄鹰作为精神引领,融入象征沪疆两地的白玉兰花、浦江水、东海潮、天山雪莲、天山雪、昆仑冰等意象,用杂技艺术语汇立体讲述了沪疆两地三代人共同建设新疆的故事。

  《天山雪》历时3年打磨,由13幕21个杂技节目构成,集结了上海和新疆5家演出团体的80余位演员参与演出。其中20多名来自新疆的演员提前近一年参与创排,并与上海演员不断磨合,达成表演默契,才有了舞台上的完美配合。传统的非遗技艺——空竹、蹬鼓、球技、草帽、花坛、单手顶、滚环等表演,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杂技的惊、险、奇、美、绝的艺术魅力。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屯垦戍边,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青年奔赴新疆投身边疆建设,再到中巴公路修建,一直延续到新时代上海与新疆两地杂技人深化文化教育合作……杂技剧《天山雪》徐徐展开一幅援疆和文化润疆的历史长卷。剧中沪疆杂技人携手创作杂技抖杠节目《雄鹰》参加国际比赛的情节,是依据现实生活改编的。2010年,受新疆文化厅和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委托,上海市马戏学校开设了新疆班,多年来培养了50余名来自新疆的杂技学员。2017年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班抖杠节目荣获第六届蒙特卡洛“新一代”国际马戏节比赛金奖,2018年上海杂技团抖杠节目荣获第四十二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比赛“金小丑奖”,《天山雪》将其结合展现,讲述了沪疆两地通过文化教育合作,既为杂技事业培养人才,也为杂技事业共同奋斗,最终为国争光的真实故事。

  《天山雪》一个突出的亮点,是把各种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紧紧捏合在一起,让剧中呈现的历史画卷成为高度凝炼的时代精神象征。

  出生于新疆的杂技人王雪峰,是军垦战士与上海支边青年的后代。父亲留下的“生而为鹰,逆风飞翔”的誓言一直激励他成长、前行,而“逆风飞翔”的雄鹰也成为贯穿全剧的意象。

  在上海知青支援新疆建设的情节中,车技飞驰这一意象很好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年轻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观众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始终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紧绑在一起,一生无悔。

  男子三人造型的“军垦第一犁”出场亮相非常震撼。亘古荒原上,3个赤膊男子推着“犁”缓缓前行,熔铸着兵团战士的精神内涵,张扬着兵团人不屈的意志。

  蹬棉花垛和抖空竹表演很有艺术张力,在不断加大表演难度系数的过程中,棉花丰收的意象被充分表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兵团棉纺事业的蓬勃发展。随着背景视频中五彩斑斓的纺织彩线和舞台上抖空竹技巧的结合,舞台上变成一片纺线的海洋,诗意地呈现出“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意象效果,充分表达了新疆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中巴友谊公路的修建这一情节,把杂技的惊险和剧情设计融为一体,通过男子立绳、秋千荡人、男子集体造型、“达瓦孜”(高空走索)4个高难度的戏剧化表演,充分彰显出杂技精巧、高难、惊险、奇特、壮美等艺术魅力,把整个剧情推向高潮。逼真的昆仑山意象营造出修建中巴友谊公路的艰难历程,昭示着战士们排除万难的精神气概。

  这些精神激励着王雪峰,他最终在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比赛中以雄鹰展翅的姿态完成了精彩的表演,为中国杂技赢得了国际金奖。最后,王雪峰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万名教师援疆支教计划,在祖国的边疆贡献力量。

  《天山雪》立足于沪疆情深这一主题,融杂技艺术表演和抒情达意、人物塑造于一体,体现了戏剧与杂技的相辅相成,完成了从杂技到杂技剧的提升和突破。

  (本文图片由上海杂技团提供)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