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坎儿井工程的系统保护和活态传承
来源:中国民族报 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西北边疆治理文献与研究中心、历史学院赵毅副教授研究团队 发布日期:2024-01-2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中国的坎儿井是分布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地下灌溉水利工程,是新疆各民族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智慧体现。它与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都是各民族共同建设祖国的伟大工程,虽历经时代变迁、岁月洗礼,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显示,新疆共记录坎儿井1540条,总长度超过5000千米,其中吐鲁番有1108条,占71.95%,总长度约4000千米,是新疆坎儿井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关于吐鲁番坎儿井记载的历史资料最为系统和丰富,目前对其系统保护和活态传承也最具代表性。以吐鲁番坎儿井为代表的地下灌溉水利工程的系统保护和活态传承,蕴含着各族人民的智慧,深刻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吐鲁番坎儿井鸟瞰图

  新疆坎儿井的历史与现状

  新疆坎儿井的建造源于“中国旧法”,即汉代关中井渠法。著名学者王国维在《西域井渠考》中明确指出,新疆坎儿井源于汉代关中井渠法,并考证关中井渠出现在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史记·河渠书》载:“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西汉以井渠法凿通商颜山,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输水渠道。

  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要道,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历来就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中原的井渠法经丝绸之路传至西域后,当地人民对其借鉴吸收,因地制宜建设了坎儿井,为新疆地区的水利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其凿井穿渠的方法基本与井渠法相同。吐鲁番出土的唐朝时期文书中也多次出现“胡麻井”(坎儿井)的记载。此外,文书中还记载了管理坎儿井的水利机构“掏拓所”、水官“掏拓使”,说明坎儿井在新疆水利灌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坎儿井明渠

  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大多在清代史料中有所记载,各族人民在交流互鉴中带来新的水利掏挖技术,坎儿井技术得到改良创新。如,清代新疆档案记载,乾隆年间,中原民人武万祥的祖父受新疆屯田政策的吸引,到吐鲁番挖掘坎儿井屯田种地。嘉庆年间,中原民人王谓兴、马文公等人的先祖在吐鲁番雅尔湖挖坎儿井18条。道光年间,林则徐赴南疆勘地,途经吐鲁番,“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此处田土膏腴,岁产木棉无算,皆‘卡井’水利为之也”。林则徐“目睹吐属水利之困难达于极点,良田美壤弃之如遗,于是酌古准今,悉心研究,开挖坎井之法,得以进步改良,因而逐渐推广”。经林则徐等人大力提倡,吐鲁番前后开凿坎儿井100余条,招募中原民人前来认垦,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吐鲁番坎儿井的发展。为纪念林则徐的贡献,人们亲切地称坎儿井为“林公井”。

  光绪三年(1877年),陕甘总督左宗棠与吐鲁番地方官员开展坎儿井恢复与维修工作,派遣官兵协助当地民众修复旧井、开挖新井,约掏挖185条。此后,历任新疆巡抚多次划拨经费、下拨粮食,坎儿井的掏挖再度掀起高潮。有清一代,在各民族共同努力下,吐鲁番累计开挖坎儿井约1160条,使其超过河泉水,成为吐鲁番的主要灌溉水源,形成“河水居其三,坎水居其七”的景象。近代以来,新疆省政府、吐鲁番地方政府亦曾多次掏修坎儿井。

  新中国成立后,吐鲁番坎儿井发展迎来了新时期,有水坎儿井的数量从1949年的1084条增加到1957年的1237条。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吐鲁番逐步构建了现代水网和水治理体系,但是坎儿井仍然发挥着生产生活补充用水的作用,并凸显出“活态文化遗产”的价值功能。2009年,坎儿井保护和利用工程正式启动,由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先后实施7期,投入资金约9537万元,加固维修坎儿井165条,加固竖井口1.5万个,掏捞明渠、暗渠约750千米。目前,坎儿井的第8期保护和利用工程正在筹备中,第9期已立项批复。

  新疆坎儿井工程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疆坎儿井工程是各民族尊重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智慧体现,处处透露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清人裴景福在《河海昆仑录》中记载:“吐鲁番多火风,风大沙石飞走,渠水堙耗,故须坎井。”说明吐鲁番风沙多、蒸发大,坎儿井灌溉可以有效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同时,吐鲁番盆地具有建设坎儿井的地形、地质、水源等有利条件,各族群众在长期的历史经验积累中,因势利导,利用山的坡度,并结合中原水利技术,巧妙地建造了坎儿井。坎儿井作为农业灌溉水利设施,其开发与人口聚集密切相关,有坎儿井的地方几乎都成为居民点。如,吐鲁番高昌区附近亚尔镇、原种场、主城区的坎儿井多达数百条。同时,坎儿井的输水方式,合理地配置了有限的水资源。水流淌的地方,植被繁茂、虫鸟飞鸣;竖井口,穴居动物栖息;井壁,鸟类筑巢繁殖;涝坝,鱼类、两栖类遨游,形成了小流域生态环境。坎儿井对于维系和保护绿洲生态平衡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

坎儿井涝坝周边草木繁盛

  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可持续发展观。坎儿井须时常清底捞淤、掏挖或延伸,并不时地加固维修,才能保证长久使用,因而在其建设的同时形成了定期掏修的传统。开发与维护并举,是保证坎儿井能够长久使用的法宝,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观。清代新疆档案记载,“每年修理渠道及酌开卡井,责成户长约束稽查”。光绪年间,吐鲁番厅对坎儿井开展大规模修复,多次摸查,弄清坎儿井坍塌、缺水及可以掏修恢复与所需资金情况。历任新疆巡抚多次划拨坎儿井专项掏修资金。新中国成立初期,吐鲁番县人民政府制定“五定”制度,在各乡配备专门的挖井队,常年对坎儿井进行掏修和保护,并制定了相关保护条例和法规。当地村民自发地制定了《坎儿井村民公约》,共同保护坎儿井。2006年以来,新疆开始针对坎儿井进行全面修复和保护工作,特别是从2009年起实施的坎儿井保护和利用工程,让坎儿井重新焕发生机。

  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技艺观。新疆各族人民对坎儿井的维修和保护,既沿用古老的掏挖工艺,又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汉代中原井渠法的传入为坎儿井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各地之间的人口流动为坎儿井掏挖技术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尤其是清道光年间林则徐对坎儿井开挖之法的改进,使坎儿井的大规模开发得以实现,并催生了专业的掏挖群体。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建掏捞队,配备拖拉机、滑轮、钢丝绳等现代掏修设备提高效率,而暗渠的掏挖仍借助坎土曼、抱锤等传统工具。2009年以来,新疆持续对基层从事坎儿井保护和维修的工匠进行培训,使坎儿井开凿、掏捞技艺后继有人。

坎儿井开凿场景

  各民族交流互鉴的文化观。吐鲁番是丝绸之路沿线重镇。长期以来,各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坎儿井因此也具有多元文化融合的突出特征。在开发群体上,坎儿井的开挖与保护是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成果。在经济互动上,坎儿井以私水为主,可以自由出租与买卖,有效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展现了各民族在经济上的紧密联系。在文化互鉴上,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大量坎儿井买卖契约,尤其是民汉文合璧的买卖契约,既继承了魏晋时期吐鲁番地区汉文契约格式,又吸收了高昌回鹘时期汉文与回鹘文的契约形式,体现了中原与边疆在各方面的深度交流互鉴。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新疆坎儿井的系统保护

  新疆坎儿井作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其作为活态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新疆坎儿井的系统保护,多次开展普查和建档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专项政策和保护规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保护工作。

  开展普查,建立专档。1956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联合开展对新疆坎儿井的摸查工作,成果收录于《新疆综合考察报告:1956年》,并出版《新疆地下水》一书,首次对新疆坎儿井的分布现状进行了登记。吐鲁番地区在编纂地名志时,再次开展坎儿井普查,形成《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实录》,记载了1046条坎儿井的名称。2002年至200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投入资金对坎儿井进行了全面普查、建档,并将普查结果整理出版为《新疆坎儿井》。2008年至2009年,国家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将坎儿井列为专题调查项目,启动编制坎儿井保护项目实施规划;吐鲁番文物局编写《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普查报告》,为坎儿井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全面的参考资料。目前,吐鲁番市计划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坎儿井专项调查工作,深入挖掘坎儿井的文化价值,推进吐鲁番坎儿井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探索坎儿井与当地旅游业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强对坎儿井的保护和管理。

  发布保护办法,制定保护条例。1993年,吐鲁番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吐鲁番坎儿井管理规定》,加强对坎儿井的保护。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制定《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规划》,部署对坎儿井进行全面修复和保护工作。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保护条例》,为坎儿井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吐鲁番地区针对坎儿井的周边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划定保护范围、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加强对延伸方向工程建设的论证、保护范围内环境的综合整治等。当前,吐鲁番市对坎儿井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提出了新规划,制定《新疆吐鲁番坎儿井保护利用规划(2023—2035)》《吐鲁番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保护总体规划》《吐鲁番坎儿井保护利用恢复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普查、分级分类修缮保护好坎儿井。

  把文物保护和传统工艺相结合。坎儿井保护和利用工程启动以来,吐鲁番地区专门组建掏捞队,配备现代专业设备并配合传统掏挖工具,对年久失修、坍塌堵塞的坎儿井进行掏修加固。在具体工作中,坎儿井保护与利用工作小组不断地探索恢复原状、加固等新工艺,实现了坎儿井文物本体保护和传统工艺延续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坎儿井的原貌。

  推动文化平台和世界级名片建设。2006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吐鲁番坎儿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相关方面就坎儿井“申遗”有关事宜召开工作座谈会、咨询研讨会,发布成果报告等。目前,吐鲁番市已完成《吐鲁番坎儿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书(中文版)》,上报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并获得批复,标志着新疆坎儿井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入了冲刺阶段。

  新疆坎儿井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2022年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吐鲁番市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坎儿井的保护利用和活态传承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方面牢记嘱托,扎实推进坎儿井保护传承工作。

  打造坎儿井景区,让文物说话。吐鲁番市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民族歌舞、餐饮住宿、观光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景区综合体,建设坎儿井乐园、坎儿井民俗园、坎儿井文化传承区、交河驿·坎儿井源等4处景区。位于坎儿井乐园中的坎儿井博物馆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向参观者展现了坎儿井的结构、分布区域、功能和研究成果。交河驿·坎儿井源建有100米的坎儿井展示长廊,并且采用实景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讲述坎儿井延续两千多年生生不息的历史,参观者可以近距离参观接触坎儿井的地下暗渠,实现沉浸式体验。目前,吐鲁番市积极创建以坎儿井为载体,由不同文化主题、不同业态的系统景区景点组成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产品业态、促进资源整合,抱团打造“坎儿井”旅游品牌,努力实现多途径、多方式的活态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吐鲁番市还将坎儿井保护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使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中。吐鲁番市选取托克逊县大瓜克其克坎儿井、鄯善县木匠坎儿井、高昌区克其阔什坎儿井的涝坝作为微景观改造对象,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内涵,打造新农村文化阵地,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全民参与保护、传承和利用。新疆各民族都是坎儿井的建设者、使用者和守护者,是保护利用坎儿井的基础力量。新疆有关部门鼓励能工巧匠作为保护主力,按照传统工艺和方式修缮坎儿井。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保护坎儿井原貌,还能带动群众增收,从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有机统一。2014年,“坎儿井开凿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坎儿井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保护的有机统一 。

  加强宣传报道,讲好新疆故事。各级宣传部门充分运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对新疆坎儿井保护工程进行全方位宣传,充分展现人与自然互动依存的动人图景。2011年,吐鲁番文物局编写《守望坎儿井》,制作纪录片《神奇的力量》,对一期保护工程进行纪实报道,宣传坎儿井的维护工艺及保护工程的价值和意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各类媒体持续宣传报道,立体展示了新疆坎儿井保护与利用现状,深刻阐释了坎儿井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切实增强了人们保护、传承和科学利用坎儿井的意识。

游客参观坎儿井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族人民因地制宜建设了包括坎儿井在内的伟大工程。坎儿井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中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坎儿井系统保护和活态传承,取得了积极成效。新征程上,要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坎儿井,保护好这一彰显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活态文化遗产,谱写新时代的新疆故事。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网站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