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 凤箫声动鱼龙舞
来源:中国民族报 向柏松 发布日期:2024-02-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明代《新年元宵景图》局部。资料图片

元宵节舞龙灯。新华社发冯开华摄

元宵节的节日美食——汤圆。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元宵节看花灯。新华社发刘潺摄

 

  元宵节的关键符号是灯火,以灯火为中心,形成了张灯、观灯、舞龙灯及相关节日民俗。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可谓描写古代元宵节灯火辉煌盛况的千古佳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可以说,灯俗贯穿了元宵节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并包含了节日的主要文化内涵。

  元宵节起源于古代祭天仪式

  追溯元宵节的起源,要从其灯俗入手。元宵灯俗起源于古代祭天仪式。祭天,是天神崇拜的表现形式。早在远古时代,中华先民的天神崇拜观念已出现,而较早的祭天仪式见于先秦典籍。

  据载,古人所祭之天,称为天帝、上天、上帝、玄天,或昊天上帝,是古人心目中的至上之神。祭祀的方法为燎祭。《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载:“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禋祀”“实柴祀”都属于燎祀,为古代祭天礼仪。古代祭天只能由“天子”主持,点燃堆起的柴火,让浓烟升天,再把牛、羊、猪等牺牲或玉帛置于柴火上焚烧,意为让天帝嗅味以享祭。燎祭在文献中多有记载,《礼记》载“柴于上帝”;《说文解字》释“柴,烧柴燎祭天也”;《仪礼·觐礼》载“祭天燔柴”。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祭天的方式是烧柴,这就与灯火紧密相连。柴燃烧的火光在夜晚特别明亮,夜空犹如白昼。人们认为,焚烧牺牲的柴烟为天神所享用,烧柴带来的光亮也可取悦天神,这就是燎天之祭的目的和意义。

  周代形成了专门以火光祭祀天神的礼制,名曰“庭燎”。《周礼·秋官·司烜氏》载“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东汉郑玄注“坟,大也,树于门外曰大烛,于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庭燎即是在庭院烧火祭天。烧火用大烛,大烛由松、竹、苇等捆扎成束,浸以油膏制成。夜晚祭天时,将大烛立于庭院中燃烧,照亮夜空,以此取悦天神,即所谓“照众为明”。《诗经·小雅·鸿雁之什·庭燎》记载了周天子庭燎、诸侯前来观礼的景象,当中有“庭燎之光”“庭燎晣晣”“庭燎有辉”等诗句。

  庭燎大烛之光,开启了元宵节的灯俗之源,大烛即后世灯笼的雏形。庭燎祭祀演变为灯笼祭祀之后,有些地方仍保留其原型形式。明代高濂《四时幽赏录》载:“除夕,惟杭城居民家户架柴燔燎,火光烛天,挝鼓鸣金,放炮起火,谓之松盆”。明代《帝京景物略》载:除夕“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曰烧松盆……”近代以来,燎天遗俗移至田地山野,主要用于驱赶虫害,祈求农作物丰收。

  元宵灯节的发展与兴盛

  西汉承继先秦燎天之祭,但祭祀的形式不再是点燃熊熊柴火,而改用灯烛祭祀。西汉祭天仪式的对象为太一神,又称“泰一”“太乙”,是代表天帝的具体化神灵。汉武帝时,祭祀太一神的活动定在正月十五,这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西汉从先秦柴火庭燎演化为灯火,是为方便、经久的缘故。由于改用灯火,可通宵达旦地举行祭祀,同时延展出观赏、娱乐、欢庆等节日活动。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元宵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汉明帝崇佛,下令正月十五夜晚在皇宫和寺院里“燃灯供佛”,并令士族庶民都挂灯。《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燃灯供佛与原有的祭祀太一神仪式相融合,便有了更为强盛的传播力。从东汉开始,宫廷燃灯祭天神的礼仪,开始向民间流传,逐渐成为全国性的习俗。

  唐代,在燃灯表佛的基础上,道教在正月十五的灯祀仪式中加入祭祀天官的内容。从唐代开始,正月十五被道教称为上元节。道教正月十五燃灯祭祀上元天官,承接先秦至两汉祭天神的传统,有着深厚的本土文化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所谓天官赐福之说,又能满足百姓对趋吉求福活动的偏好,很快被普遍认同。可以说,道教和佛教在元宵节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元宵灯节在唐朝完全定型成熟。唐朝本有宵禁制度,但在元宵节前后几日,却特许“驰禁”,允许通宵放灯。《唐两京新记》载:“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唐代的灯会盛况空前。《雍洛灵异小录》载:“唐正月十五日夜……灯明如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俨饰,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诗人张祜有著名诗篇《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唐朝国力强盛,元宵灯火特别兴盛,通都大邑、穷乡僻壤,张灯结彩,极尽繁华热闹。

  宋代,元宵节持续盛况有增无减。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宋朝元宵节,火树银花,舞龙盛行,杂戏表演成风,热闹非凡。

  宋代以后,元宵灯节盛行不衰,延续至今。

  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主要随着灯俗的演进而丰富,多寄寓于灯俗之中。

  元宵花灯盛会多书祈年之语,以示人们对来年岁稔年丰的祈愿。如湖北黄陂过元宵节,各村都出灯会,灯牌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风十雨”和“万紫千红”等句。不少地方还将元宵节祈年的花灯与祭社神、谷神联系起来 。1914年版的《和顺县志》载:“十五日,‘上元节’。里巷立社。蒸层糕插连藁谷供神,逐门张灯三夜,以祈丰年。”1929年版的《辽州志》载:“‘元宵’,里巷门首张灯火,村中多立社,点九曲灯。蒸层糕,插谷穗供神前,祈丰登之意。”

  元宵节祈求丰收、吉祥的活动主要寄寓于舞龙灯活动。元宵夜,在各种花灯的映照下,一条条火龙翻腾起舞,百姓群情激昂、欢声雷动。舞龙之时,又配有舞狮子、划采莲船、演蚌壳精、踩高跷等杂艺节目,增加了节日热闹吉祥的气氛。

  元宵节时,人们习惯用灯烛辟邪。旧时元宵夜,人们在室内室外各处遍置灯笼或烛火,其用意就在于辟邪。皖南山区正月十五日夜,家家户户在宅前宅后、屋里屋外的地上,遍插红纸扎糊的灯笼或红蜡烛,认为经过红光照耀,屋内外的蜈蚣、蝎子、毒蛇之类均会逃之夭夭。陕西铜川一带以灯烛辟邪之时,还要在灯旁置饼,称“伴灯馍”,以示对灯的祭祀。

  祈盼阖家团圆、幸福美满,是元宵节的重要文化内涵。中国人历来以家人的团聚特别是节日中的团聚为幸福美满之事,正月十五为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更容易让人们想到一家团圆。所以,在宋代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祈团圆的民俗。宋代元宵节的节令食品最初是油煎的团子,称为油锤。宋代郑望之《膳夫录》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在唐代已有,但与元宵节无关。到了宋代,油锤才成为节令食品,并被称为圆子或元宵。同时,宋代的圆子还经过改进,演化为以糯米等作材料煮制的汤圆。《岁时杂记》曰:“京人以菉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

  元宵灯节除包含祈年、辟邪、祈盼团圆以及祈子祈育等主要内容外,还兼含祈求其他吉祥如意之事,而且多种祈求意义往往融合在一起。如旧时普遍流行的“富贵寿考”灯,该灯分四面,绘有天竹子、腊梅、百合、柿子、灵芝和松枝,象征寿命绵长、百事如意、子孙繁昌等。“三阳开泰”灯绘有三只羊,一只母羊和两只小羊,其中一只小羊吃草,另一只小羊跪在其母腹下吮乳。“羊”与“阳”偕音,“三羊”表示“三阳”,象征春回大地、万物滋生、欣欣向荣。

  元宵节的灯火从上古传来,延绵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元宵节也成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进入新时代,现代科技与传统节日交融,五彩缤纷的灯展,横贯夜空的激光秀,腾空开花的焰火,给人们带来别样的元宵节体验,装点一个更为盛大的节日。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