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植树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培禹 发布日期:2024-03-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白桦树(油画)艾尼·吾莆尔

  2023年的深秋,我在广东观音山上种下一棵树——一棵名为“火焰木”的小树。

  这是我第二次登临这座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的美丽山峰。观音山不是一座巍巍高山,它的最高处名为耀佛岭,海拔也只有566米。

  第一次与观音山结缘,是参加《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征文活动,我的组诗《写在旅途的诗章》得了一个小奖。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有点意外,我的几首诗都与观音山无关,却仍被选中,可见主办方的胸怀。领奖仪式结束后,有幸与著名作家何士光老师同游观音山,他告诉我,观音山这座国家森林公园与文学有缘,它所在的樟木头镇还有一个“作家村”。很多知名作家都来到这里,写出好作品。

  此次又登观音山,是因为参加“中外作家写作交流营”活动。被邀请的中外作家中,只有我是重返观音山,于是我以半个主人的身份,向大家介绍我喜爱的观音山。经与陪同我们的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主任、人称“观音山通”的陈景玉先生核实后,我用讲解员的口气介绍说,大家可能去过不少名山,但位于岭南樟木头镇的这座观音山有一个突出之处,那就是树多。大约617公顷的原始次生林和近年来的植树成果,使景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2%以上,成为“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树多带来了和谐的自然生态,这里的野生植物有近千种,甚至保存有恐龙时代的桫椤树,还有树龄在300年以上的苏铁蕨、水翁树、白桂木、金茶花等;野生动物有300多种,比如珍稀动物中国小鲵,稀有动物穿山甲、黄猄等。陈景玉补充道:“这里发现的珍稀动物中国小鲵,与大熊猫一起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让中外作家惊叹不已的是,观音山竟深藏着一座古树博物馆,馆内珍藏着不同时期的古树名木60余棵,每一棵都有编号,都有生长年轮等介绍。树的年轮测定是用碳14同位素测定法确定的。比如1号古树,它身躯粗大,有8.1米高,树干周长近3米,树顶宛如张开的大口,根部有大片的“鱼鳞”,树的中间有一直径17厘米的大洞,看上去宛如一条巨龙。“碳14同位素”告诉参观者,它算是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它的名字是:黄帝时期青皮树。

  在这座古树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东周的古树、秦军统一岭南时期的古树、三国西晋的古树……我特别注意到,一棵东周时期的青冈树的年轮介绍中,标注着测定误差:年代2220年,+-85年。八旬已是人类的高龄,这正负85年的标注,让人不禁慨叹:历史长河悠悠,过客何其匆匆。专家介绍说,通过对古树年轮的分析,可获得一部古代气候变化、环境变迁、水文状况、地质运动的编年史,还可为预测未来的气候及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观音山以树多著称,山间的森林涵养着水源。我们沿着一条叫作“吉祥”的小路,来到感恩湖。这是一个宁静而阔大的人工湖泊。站在湖边,我忍不住改了一句朱熹的诗:“翠岭湖泊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音山的最高处耀佛岭,正是感恩湖的活水源头。恰逢一阵秋雨过后,高达30米的九孔瀑布飞岩直下,宛如九条欢腾的水龙向山下奔涌而去。

  我们要前往种树的文化林,就在感恩湖畔不远处的山坡上。亲手为观音山播绿,种下一棵小树,能不兴奋吗?何况我们栽种的树种叫“火焰木”。我第一次听说有这种树,就请教现场的园林师傅。他告诉我,火焰木原产自非洲,别名火烧花、喷泉树、苞萼木,为紫葳科落叶大乔木。由于它适合南方的气候,且花期在冬春之间,就是说这种树冬天也能开花,我国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很早就引进了。我种的这棵小树虽然比我还高,但仍然属“树苗”,我认真地把树坑里的小石块儿捡出来,然后一锹一锹地培土,提水浇树时额头已是汗淋淋的。园林师傅帮我查看后说,合格,放心吧。火焰木容易成活,日后有我们打理,它一定会茁壮成长。几年后它就能长到10米高,那时硕大的树冠会开满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支冲天的火炬。

  啊,想想真美!

  陶醉在此情此景中的还有几位中外女作家,她们相拥在新栽下的火焰木旁合影留念。刚种完树的军旅诗人曹宇翔即兴写诗一首:“拄着铁锹一时浮想联翩/从此与这片南国山野有了关联/好好生长,你这挺拔之树/从此有了对一棵树的遥远牵挂/今后日子,突然的惦记……”

  植树后顾不上休息,我们便乘车来到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的会场,同学们已在等候,一场关于生态文学的交流对话就此展开。管子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场座谈交流也是一次植树,心灵的植树。我们都已提前把自己的书寄给了学校。座谈会后,一位高一年级的女同学找到我,她拿出一本我的散文集,翻开扉页请我签名。我说,我好像在书上签过名了吧?小姑娘说,您寄的书我没抢到,这本是妈妈从网上给我买的。真是感动,我按照介绍写下她的名字,然后写了这样一句:“愿你像一棵火焰树一样幸福成长!”

  我知道,自此,我也有了遥远的牵挂。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