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戎所交一都会”——敦煌壁画里的“三交”印记
来源:中国民族报 袁嘉 发布日期:2024-03-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敦煌,古代丝绸之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从张骞凿空西域起,就逐渐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交通枢纽。中国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由此走向世界,西方的诸多文化元素也传入中国。敦煌是“华戎所交一都会”,各族人民在此杂居共处,聚散繁衍。在被学者誉为“形象的历史”的敦煌石窟壁画里,描绘了各民族迁徙交融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和丰富了敦煌文书的叙述,留下了各民族在敦煌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记。

  《各国王子举哀图》

  莫高窟158窟北壁的《各国王子举哀图》,描绘的是释迦牟尼涅槃后,各国王子前来吊唁的场景。图中的各位王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研究表明,该洞窟开凿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功德主为粟特人。窟内的壁画既保留了中亚绘画风格,也有浓厚的大唐遗风。

各国王子举哀图

  在这幅壁画中,中原王子被置于画面中心位置,体现出功德主对唐朝的认同。壁画描绘的诸位王子中,有两位绘有头光,明显与众不同。其中,位于画面左侧的王子,头戴朝霞冠,着左衽藏袍,应为吐蕃赞普;位于画面中间的王子,由两位侍女搀扶,身着大袖襦裙,头戴冕旒,应来自中原。其他各位或坦胸,头戴白巾,或披发,身戴宝石,根据服饰及其面部特征判断,应来自回鹘、吐蕃、突厥各部。还有几个人物头戴卷檐帽,身着窄袖紧身衣衫,系有腰带,符合粟特人的服饰特点。

  在各国王子旁,都有一竖长条形的榜题框,应是为了书写个人信息。吐蕃赞普旁的榜题框,除了竖长条形的,还有一横框,应是为了便于同时书写汉文和藏文。

  在壁画右下角,有四个人物形象比较引人注目。他们手持小刀,截耳割面,以表达对逝者的沉痛悼念,这是匈奴人的一种丧葬习俗,也常见于粟特群体。敦煌文献《王昭君变文》中,也有对该习俗的记载。

  总之,各国王子相聚一处,以各自的习俗共同悼念佛祖,反映出中唐时期河西地区各民族共居共存的真实历史,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回鹘王供养像》《回鹘王妃供养像》

  莫高窟409窟的《回鹘王供养像》《回鹘王妃供养像》,绘有特色鲜明的回鹘可汗、王妃供养像。

 《回鹘王供养像》《回鹘王妃供养像》

  在《回鹘王供养像》中,位于左前方之人,身高比众人高出近两倍,充分显示出其地位的尊贵。他头戴尖顶高帽,身穿圆领窄袖团龙纹袍,这种服装样式明显受到了中原地区龙文化的影响。敦煌虽然崇龙已久,但在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下,把龙纹绘制在服装上的现象并不多见,除非是帝王将相,才有此殊荣。故此处的龙纹服饰反映出此人应是回鹘政权的首脑人物,有学者推测他是沙州镇国王子。他身后的八位侍从分别持伞盖、仗扇、宝刀、骨朵、弓矢、盾牌等物品,与同时期宋朝的宫廷仪卫所用之物相同,从侧面印证了此人身份地位尊贵。

  在《回鹘王妃供养像》中,两位女士头戴桃形冠、身着茜色窄袖长袍,双耳佩环垂珠饰。这种装扮和回鹘可敦的服饰风格较为相符,又具有中原服饰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了回鹘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及吸收。

  《婚嫁图》

  历史上,和亲在维护和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和亲文化的影响,族际通婚逐渐盛行。榆林窟25窟《婚嫁图》,描绘了唐蕃联姻的场景。

  此图中,伏地跪拜者为新郎,他身着长袍、辫发、头裹红色抹额,是典型的吐蕃装扮。新郎旁作揖者,亦辫发、头束红色抹额、身着束腰翻领左衽袍服,为吐蕃伴郎。

《婚嫁图》

  《婚嫁图》右下角,有3位背对观者的唐装女子,位居中间者是新娘,髻上锦花高耸、身着中原特色服饰,两旁是伴娘或侍女。坐在青庐内,身着红色圆领袍服,头戴软脚幞头,端盏而饮者,应是新人的父亲。坐在新人父亲对面,只露出半身,着汉服者,应为新人的母亲。

  该图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北方以青幔为屋,行礼时男跪女拜的习俗,也是唐蕃联姻历史的真实反映。

  总之,敦煌壁画勾勒出不同时期汉、月氏、乌孙、匈奴、吐蕃、回鹘、羌、吐谷浑等民族在敦煌这片土地上交往互动的真实历史。各民族通过移民、屯垦、互市、和亲等方式,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