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群众回信,衷心祝贺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鼓励乡亲们“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坚定了怒江州各族群众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独龙江上春风暖,感恩奋进正当时。5年来,怒江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一张蓝图绘到底,抓产业、抓人居环境提升、抓旅游发展,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只争朝夕的实干作风,守护祖国边疆安宁,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群众的日子过得一年更比一年好。
——编者
四月的云南怒江,最是一年春好处。
江岸繁花似锦,高山村寨炊烟袅袅,产业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处处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一步跃千年、摆脱贫困的怒江州各族儿女感恩前行、团结奋进,城乡村寨换新颜,边疆安宁和谐,民族团结和睦,峡谷大地处处欣欣向荣。
念好“山水经” 特色产业促发展
一场春雨后,独龙江乡“桃花谷”迎来了第一批外地游客。
鹅卵石、竹栅栏和兰花环绕的龙元村普松农家乐里,主人孔国强忙着给游客做花椒鸡。“桃花开了,游客很多,每天有十几桌呢。”孔国强说。
江畔草果地里,龙元村党总支书记吕正华与村民们补种草果苗、架设引水管。“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实现了‘靠山吃山’。”吕正华说。
近年来,独龙族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全乡种植8.3万亩草果、8700亩花椒、465亩重楼,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相融共赢的路子。
“从整乡整族贫困到90%以上独龙族群众户均存款超过5万元,92%以上家庭拥有机动车,这样的人间奇迹,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楷模”高德荣发自肺腑的话语,道出峡谷儿女共同的心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怒江州各族群众逐绿而行,生态致富;峡谷村寨美丽如画,成为边疆各族儿女的幸福家园。
在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镇,一个种植有7500多亩车厘子和蓝莓的产业园成为当地村民的“钱袋子”。村民们农忙时节到产业园务工,农闲时到松林里采菌子,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依托自然禀赋,怒江州盘活山林资源,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培育壮大香料产业、峡谷特色农业,激活山区经济。目前,全州草果种植面积达111.45万亩,综合产值达15亿元;咖啡、茶叶、芒果、柑橘遍布沟梁,林草产业综合产值达41亿元,惠及全州80%以上的群众。
打好“生态牌” 文旅融合绘华章
披上七彩独龙毯,独龙江乡迪政当村护林员李玉花踏上巡山护林路,守护一片青山。
怒江大峡谷千山蜿蜒、林海莽莽、江河纵横,是祖国西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从前,独龙族群众千方百计从山地里“刨食”;现在,人们想尽办法让大自然恢复原有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设州、县(市)、乡镇(街道)、村四级林长417名,组建高黎贡山县级专业保护队伍3支、村级专业保护队伍86支,持续开展高黎贡山绿树认养和全民植树活动,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区域构建起一张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生物生态安全保护网。
此外,怒江州还在怒江、澜沧江沿岸实施一系列生态治理行动,扩绿、兴绿、护绿,厚植生态底色。
春回大地,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百鸟啾啾,吸引着一批批观鸟者来到村里。田园变景区,民房变民宿,农文旅相融,产业发展有了着力点。三河村靠生态致富,实现了“点绿成金”。
在山区,泸水市推广种植漆树、核桃、花椒,以前跑水跑肥跑土的山洼地变成了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现在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喜鹊也爱在家门口的树上筑窝了。”泸水市大兴地镇村民李小明说。
如今,怒江州的森林覆盖率达67.77%,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怒江州的“绿色家底”更加殷实。
传承民族文化,共享旅游红利。2023年,怒江州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高标准推动20个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建设,启动10个乡愁旅游地、10个现代农业特色庄园建设,探索出“帮扶车间+科普基地+护鸟协会+农户”的生态旅游模式、“景区运营+合作社+非遗工坊+农户”的乡村旅游新模式,绘就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景。
独龙江乡妇女在交流和学习独龙毯编织技艺。
做好“边文章” 接续奋斗奔共富
在独龙江乡的崇山峻岭间,民警、村干部、村民结伴而行,共同巡护边境线。
福贡县鹿马登乡亚坪村农民在放牛、管护林果的同时巡护边境,筑牢“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的群防群控阵地。
5年来,怒江州自加压力、接续奋进,构建起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和州、县、乡、村、组五级网格治理体系。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79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全面达标。怒江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守护好边疆。目前,怒江州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州拥有8个国家级、232个省级、481个州级、9552个县(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家庭),43所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
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怒江州发展的基础仍然非常薄弱,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不小。
怒江州委书记洪维智表示,怒江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怒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云南省委关于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部署要求,发展壮大资源、口岸、园区“三大经济”,实施系列三年行动,加快建设怒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全力打造“秘境怒江·户外天堂”品牌,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样样好”。
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独龙江乡巴坡村干部带着村民钻山林、下田地,种灵芝、养蜜蜂,山不荒、人不歇;泸水市咖啡庄园里,种植户种下一株株精品咖啡苗,一个集咖啡种植、加工、销售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咖啡庄园在群山中拔地而起……
奋进春天里,怒江大峡谷号角铿锵,鼓点激昂,干部带头、群众紧跟,用勤劳的双手,编织更加动人的发展新图景。
(编辑:姜红宇)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