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读历史?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4-04-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编者按

  欲知大道,必先读史。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读史是读过去,更是明现在、知未来。

  近年来,随着考古热、文博热的兴起,历史类图书再现热潮。无论是内涵丰富的学术专著,还是通俗生动的科普图书,既波澜壮阔,又细致入微,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景。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将至,本报特邀历史学者和相关作家,共同探讨“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读什么样的‘史’,怎样读‘史’”,以期带给读者启发和帮助。

  读过去、明现在、知未来

  □ 彭勇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我国拥有世界上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这些恰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实证。的确,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悠久、连续、一贯的历史书写,写史、读史、用史,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优秀传统。

  关于历史学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8月23日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这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本人想结合自己的读史心得,谈一点学史、读史和研史的体会。

  历史学的价值在于求真与求实,历史类书籍价值的重要判断标准是它是否客观真实。那么,普通读者该如何判断和选择历史类图书呢?

  术业有专攻,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学术背景。专业学者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写作,大抵是可信的,因为他们已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学术积累。其次,可依据图书的基本性质先定位,再从图书的内容作判断,这是最重要的方法。《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总叙)对史学著作的写作和理解提出了具体的判断标准,可以作为参考。史部总叙这样写道:“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则欲其详。莫简于《春秋》,莫详于《左传》。《鲁史》所录,具载一事之始末,圣人观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后能定以一字之褒贬。此作史之资考证也。丘明录以为传,后人观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后能知一字之所以褒贬。此读史之资考证也。”此外,专业的图书,要由专业的出版社来做,这样才更有可能保证图书的质量。

  普通读者选择历史类书籍,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阅读经典。经典著作是那些经过时间检验,被读者认可它是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原创性的优秀作品。比如当代明清史学家顾诚先生所著的《南明史》。《南明史》一书自1997年问世后,先后获得过中国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等一系列荣誉,还多次再版,发行数十万册。从专业学者到普通读者,很多人都撰写过书评予以推介,认为它是当之无愧的史学经典。读者从该书“序言”就能了解顾诚先生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著作的认知,体会到他作为当代历史学家的高明之处。他说:“如果把既成事实都说成是历史的必然,那么,学习和研究历史就没有多大用处。历史科学的万古常青,就是教导后来者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避免重蹈失败的覆辙,使我们的事业做得更顺一些,不要倒行逆施,为中华民族的兴盛作出贡献。时髦了一阵的‘史学危机’论可以休矣,明智的中国人将从自己丰厚的历史遗产中汲取教益,把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顾诚先生一直坚持实证的历史学研究,认为对史料要进行认真辨析,他在另一部代表作《明末农民战争史》中特别强调,“多作一些史料的发掘和鉴别工作,不要在不分真伪的‘有史料依据’的水平上停滞不前”。

  史学之树常青,除了因为经典的流传,还因为历史学常释常新的特点。历史学的特点,就是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与时代同行,服务国家、民族和社会,写时代之议题,答时代之问题。

  最近,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就是一部这样的历史学类图书。作为第一部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统编教材,该书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进程,有助于读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文明,是一部“以史育人”的优秀历史图书。

  欲知大道,必先读史。读史是读过去,更是明现在、知未来,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读史明理,读史有智慧,愿大家从历史图书中获取更美好的阅读感受和生活感受。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

《南明史》顾诚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世界文明史上的中华文明

□ 郭子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中华民族创造和书写了伟大历史业绩,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非凡贡献。中国属于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任何一部世界历史著作,少了中国历史,便无法展现真实的人类历史进程。

  品读世界历史,可以发现,中国为人类步入文明社会提供物质资源。大约一万年前,地球上有三个地区长出了人类有意栽培的农业作物:西亚北非的大麦和小麦在河水滋养下,年复一年地吐出清香麦穗;中南美洲的玉米和甘薯在高低两个空间吐穗、结果;中国辽河流域的粟和黍、华南地区的水稻随风摇曳,用沉甸甸的谷穗回报中华先民的精耕细作。中华大地上的粮食作物和农业生产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可靠饮食,保障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推动着亚欧大陆各地人们迈过文明的门槛。

  品读世界历史,可以发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至今的原初文明。尼罗河两岸的人们,在3000多年历史上创造了“人神共存”的古埃及文明,历经千年外族统治,逐渐淹没在历史深处,只留下巍峨壮观的金字塔、神秘莫测的帝王谷、万神聚集的大神庙、奇妙如画的象形文字等文明遗迹,默默经受时光的洗礼。苏美尔、阿卡德、古巴比伦、古亚述、赫梯、新巴比伦、新亚述、波斯等文明,在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中心的西亚地区粉墨登场,先后汇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印度的哈拉帕文明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被雅利安人建立的文明取代,而今,刻在印章上的文字仍静静地等待着与某个语言天才的跨时空交流。唯有中华文明,以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绵延至今,并持续迸发出强大生命力。

  品读世界历史,可以发现,世界因中国而更加丰富多彩。从汉代开始,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沟通域外、联通世界。通过这两条存续了上千年的通道,中国的发明创造远播海外。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传播、航海技术革新以及军事技术进步,对欧洲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丝绸、瓷器、漆器等手工艺品成为古代国际贸易的热销商品,引发西亚和欧洲的“中国热”,成为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的动力之一,推动人类社会加速向近代迈进。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启发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艺术发展。中国诗词和音乐传入阿拉伯、欧洲等地,为当地艺术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以及越南,促进当地中央集权制度建设。隋唐创制并发展的科举制,为西方文官制度设置提供了历史样本。

  品读世界历史,可以发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努力和引领。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入侵,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奋斗,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奴役和压迫,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文明重现荣光。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志,有力推动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经过70多年发展,新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开创并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繁荣美好,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引领者和建设者。

  一本值得阅读的世界历史书,会带领读者欣赏姹紫嫣红的世界文明,看见各国人民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会向读者展现中华文明与世界各文明互学互鉴、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会向读者揭示中华文明的不凡历程和世界各国人民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的《世界简史: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就是这样一本书。全书共11个部分,将世界史与中国史相融合,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放在同一个框架下书写,使读者能十分清晰地看到世界文明道路上中华文明的足迹。期待读者借由此书,品读世界历史,领略中国风采。

《世界简史: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

张顺洪、郭子林、甄小东撰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在文艺作品中品味历史

□ 陈福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批评家、作家)

  对于普通人来说,历史似乎就是由曾经发生且传之久远的一连串人物与事件构成的故事汇。这么说本也不错,“历史”的英文单词history自身就包含着讲故事的意思,这也是一般读者阅读和了解历史的最初动力。那些故事可能充满传奇性和趣味性,也可能是一些悲情往事、人性纠纷,可能温暖,也可能残忍冷酷。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故事之上,历史还能提供丰富知识信息、道德价值和情感价值,人们会通过历史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于学习历史有何作用,我们普遍知道和理解的是唐人魏征的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谓“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就是说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和掌握国家兴亡、民族盛衰的规律性因素,这是魏征站在政治的高度,告诫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做一个明君,谨慎对待各种国家事务。

  历史也有特别生动有趣的一面。最近一段时间,藏于河北博物院、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中山国公乘得、旧将曼刻石突然引爆网络。刻石文字为:“监罟有臣公乘得,守丘其臼旧将曼,敢谒后贤者。”大意是,公乘得、旧将曼两个人为国王打渔、守墓,给各位后来的贤者问好了。他俩刻下这些文字的动机,究竟是孤独无告还是别有情怀,已经无从知晓。但是今天的人们接收到这份来自于2300年前的美好问候,纷纷在网上留言:两位先辈,你们辛苦了,现在国泰民安、丰衣足食,请放心……这一跨越时空的对话,充满了历史的想象力和人性的温度,也寄托了当代人深邃绵长的思想感情。

  我对历史的兴趣由来已久,但是具体的研究写作,基本是围绕北方民族史展开,这个兴趣最早源于对“万里长城”这一伟大存在的崇敬与自豪。跟很多人一样,我最早听到“长城”这个词汇,大概是源于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几乎是与此同时,国歌中一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更是将“长城”概念刻进每一个中国人的DNA。作为一个生长在长城以北的北方人,长城并不仅仅停留在历史和书本中,它是一个物理性的实在物,是完全能够触碰和接近的。我先是去“看”身边的长城,后来又无数次地了解和攀登各地各样的长城。那时我一直很好奇,中华先民为什么要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地修筑长城呢?

  通过学习历史,我知道现在那些保存相对完好的雄伟的城墙城楼,基本是中国最晚的长城——明长城,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并不是历史上最早的长城,而是在战国秦、赵、燕长城基础上予以修缮、连缀。而且,汉代以后的历朝历代,大都有修筑长城的举动。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后世历朝的历史著述也大都有“筑长城”的记载。

  以黄河为母亲河的中国人,最早掌握灌溉系统利用、种子驯化、种植等农业文明技能,形成男耕女织的稳定生态。然而这一生态面临着来自北方游牧文明的巨大压力。由于蒙古高原处于高纬度区域,地理气候等原因使得这一区域的人群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南方的生产生活方式:放牧并“逐水草而居”。这个方式高度受制于气候,生活资料单一而且不稳定,所以游牧民族始终有向南寻求发展的需求。经过历史学习,我知道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类型的文明一直处在竞争与融合中,而历史上王朝修筑长城的动机之一,就是为了保护农耕文明应对这种竞争。

  这种贯穿于中国历史的竞争与融合,就发生在长城一线,这条线恰好坐落于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的交界处——“北纬四十度”这条地理带上。以长城为标志,北纬四十度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它的南方,农耕民族修城筑寨,男耕女织;在它的北方,游牧民族策马驰骋,寒风劲凛。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概念的北纬四十度,它的附近上演了一幕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大戏,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这就是北纬四十度的魅力。我也将这些研究写成一部《北纬四十度》,与读者分享,希望大家能更好地读懂“长城内外是故乡”,读懂长城对于中华文明延续、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文学作品《北纬四十度》陈福民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文个人照片由本人提供)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