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汇聚电影力量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本报记者 周芳 发布日期:2024-04-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24北京民族电影展海报。

 

《小马鞭》剧照。

《马背上的巡线员》剧照。

 

“‘影话共同体’中国民族电影交响诗画”演出现场。

 

《我本是高山》剧照。

 

  暮春之约,如期而至;电影魅力,银幕呈现。日前,作为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特色单元,2024北京民族电影展盛大举行。本届影展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影话共同体”为主题开展各项活动,为各族电影人和民族题材影片搭建观摩、宣传、展示、交流的平台。影展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指导,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主办。

  20部影片入选参展,展现民族题材电影魅力

  民族题材电影是我国电影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北京民族电影展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主题和内涵持续深化,宣传展示形式不断创新,汇聚了一批优秀电影人,推出了数百部精品力作。

  今年的影展同样佳作云集。经过影展组委会组织开展影片征集、评审等一系列工作,最终来自10个省市区的20部影片脱颖而出,入选2024北京民族电影展。

  20部参展影片题材丰富、主题鲜明。《情润天山》《幸福核桃》《白桔》《刺梨花开》《阿莫阿依》《陨石江湖:天降20亿》等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背景,展示了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风貌;《小马鞭》《武陵土家》《为谁而舞》《藏地生死恋》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展示民族地区的风情风貌、丰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谯国夫人》《翦伯赞》《我本是高山》《青春不悔》《马背上的巡线员》或致敬历史英雄人物,或讴歌时代楷模,鼓舞各族群众携手奋进新征程;《问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清道夫》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动画片《克拉和玛依历险记》《金色面具英雄》则将传统与现代、现实与奇幻相结合,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这些参展影片虽然类型不一,但都视角独到、制作精良,在主题上把握时代脉搏、紧贴生活现实,传达出积极昂扬的时代风貌和精神气象。从整体上来看,参展影片将政治高度、思想深度、艺术温度融于一体,展现了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魅力。”影展评审专家之一、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

  本届影展继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包括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相关单元活动和自主筹办活动两部分。

  4月19日至22日,“影话共同体”2024北京民族电影展特装展位亮相北影节“北京市场”,展出20部参展影片的海报及剧照,开设访谈间对话电影主创。《克拉和玛依历险记》等3部影片的主创团队受邀接受影展组委会专访,分享创作心得,并就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宣发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同时,影展组委会遴选《马背上的巡线员》等影片参加北影节“北京展映”单元,在指定影院开票展映;推选参展影片参加爱奇艺“云上北影节”,设立“北京民族电影展专题模块”。

  自主筹办活动更为丰富,其中,创新开展线下展映及音乐导赏活动,线上展映、专题展映活动则将持续到5月。

  用光影艺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4月19日,在中国电影博物举办的影展启动仪式上,一场气势磅礴的“‘影话共同体’中国民族电影交响诗画”引人瞩目。演出以光影为纽带,以乐、诗、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展现中华儿女在不同历史时期互帮互助、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彰显了民族题材电影这一艺术载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以来,民族题材电影自觉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作为创作主题,以宏阔的视野、高远的立意唱响主旋律,而这也正是本届影展旗帜鲜明的主题。

  援疆故事片《情润天山》讲述了老一辈援疆医生宋致远与医疗团队通过智能远程医疗系统同心协力,为身处帕米尔高原、心脏停跳超过黄金救援时间的小古丽做手术的故事。影片塑造的援疆干部人才群体形象也是全国援疆干部人才的生动缩影,他们展现了为新疆建设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为维护民族团结担负使命的家国情怀。

  “希望用光影讲好平凡而又伟大、可爱又可敬的援疆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情润天山》导演陶明喜表示。

  讲好民族地区的发展故事,传递各族群众美好的生活感受,是此次参展影片的亮点之一。影片《小马鞭》此前已荣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最佳音乐提名等多个奖项。电影以哈萨克族马背文化为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面,讲述了小主人公昂萨尔“圆梦”与“成长”的故事。影片在润物细无声中教育青少年用爱心待人、以诚心对人,传递出中华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理念。同时也在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中展现了团结和谐、繁荣富裕的大美新疆。

  《幸福核桃》聚焦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的一个村寨,讲述了驻村干部柳志和当地女孩咪小噜一起用“动漫绘本+直播带货”的形式,展示云南乡村优美风景并打开当地核桃及其他农特产品的销路,使脱贫后的小山村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的故事。影片全在大姚县取景拍摄,生动展示其喜人的乡村振兴成果和生态文化。

  此外,《刺梨花开》《白桔》等影片也都展现了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呈现了当地民众极富生气的生活图景。

  新时代的民族题材电影,注重讲好各民族心手相牵、守望相助的温暖故事。《马背上的巡线员》《我本是高山》等影片正是这方面的佳作。

  “以电影这种贴近时代、贴近受众的方式,对内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贡献力量,这是时代赋予电影人和民族题材电影的使命。”《马背上的巡线员》导演、编剧韩万峰表示。

  倾力打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北京名片”

  走进中国电影博物馆一层中央圆厅,1800平方米的环形银幕滚动播放新中国成立以来75部民族题材电影的海报,LED四屏联动,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回溯新中国电影发展史,民族题材电影体现了各民族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反映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和改革发展的崭新图景,不仅是中国电影大家庭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党的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缩影。

  北京民族电影展的历史,也展现了新时代北京市民族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在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指导下,北京民族电影展创办十余年来,持续在组织展映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宣传优秀作品、策划特色主题活动上下功夫。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民族题材电影“九进”系列活动、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市场”的延续与深化,让更多人领略到民族题材电影的魅力,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拓展了一条广度与深度兼具的途径。

  自去年开始,北京民族电影展牵手中国电影博物馆,合作举办影展相关活动,深入发掘优秀民族题材影片,提炼形成“同心共筑 光影同行——民族电影展览专线”,成为影展的又一亮点。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形式,让民族题材电影更加吸引人、更好地鼓舞人。要立足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持续把北京民族电影展打造成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北京名片’。”影展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图片由北京民族电影展组委会提供)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