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英苗寨的“新生”——读杨仕芳报告文学《新声》
来源:中国民族报 胡平 发布日期:2024-04-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作者:杨仕芳  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报告文学作品《新声》是广西侗族作家杨仕芳的一部新作,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以广西柳州市2019年11月启动开展的“双语双向”助力脱贫攻坚活动为背景,讲述了桂黔交界大山深处的乌英苗寨妇女学习普通话的经历和收获,体现奋斗精神的内生力量,展现了学好、用好普通话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在创作过程中,杨仕芳深入乌英苗寨,书写当地妇女学好普通话、从而使日常生活焕然一新的经历,显示出时代变迁下的个人蜕变。作品中,杨仕芳以寨中一位普通家庭妇女梁足英的人生经历为线索,且主要以她的口吻贯穿全篇,讲述其和周围人发生的故事,使作品成为一部“苗寨传奇”,展现了一位亲切无比的女主人公形象。

  《新声》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写出传统苗寨妇女过去经历的种种委屈和窘境,这成为作品建立“双语双向”叙事的基础。正因为杨仕芳了解梁足英一家人的生活历程,才能够将苗族妇女渴望求学的心理描写得感人肺腑。在细节讲述中,这部报告文学已深有小说的韵味。作为小说家,杨仕芳在写作上融合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的手法,具有女性文学、乡土文学、新南方写作等多重特点,既写出乡村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又写出偏远乡村在扶贫政策帮助下的复苏与新生。

  新时代的“新声”吹进苗寨,唤醒乌英妇女心中的读书梦。作品详细描写了梁足英等苗家妇女遇到机会便忘怀一切投入学习的情形。最初,梁足英的阿妈向孙女求教,使梁足英也鼓起学说普通话的勇气。后来,村里成立了“双语双向”夜校班,梁足英和阿妈都坐进教室学习。她们每次去夜校,都要穿上新衣服,把上课当成赶坡会那样隆重的事。在1300多天里,有100多位老师为乌英妇女上了800多节课。她们从不会说普通话到能进行日常交流,会背40多首古诗,再到会用诗歌表达生活,从大字不识到会写日记,与外界交流的意愿、能力明显提升,带动苗寨移风易俗,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传播了亮布、芦笙等优秀民族文化。

  作品里的人物塑造很扎实,梁足英的形象自不待言,她阿妈和阿爸的形象也跃然纸上。阿妈学说普通话比女儿慢得多,但比女儿学得更早、更主动,还喜欢开玩笑,说“不上课,我就像八十岁一样;只要上课,我就像十八岁”。阿爸这个人物则比较复杂,他本有文化,还教过书,可过去在家里从未教过妻儿说普通话。学习活动在全寨开展以后,他积极支持家人上夜校,还经常去陪读。可以说,杨仕芳通过他写出了村寨男人们观念上的重要转变,体现出环境与时势对人的影响。此外,作品中覃书记、潘老师、黄记者、郑干部、吴老师等人物也都刻画鲜明,他们都是推动乌英苗寨新生的群体力量。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如今,乌英苗寨公路通了,水果专业合作社建立起来了,旅游加农业产业模式形成了,寨里环境变得十分整洁,村民收入大大提高,村里还成功举办了三届“亮布文化节”,乌英的风土人情走红网络。梁足英经常接到山外商家打来的电话,在网络上与外地人洽谈生意。其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自然显现。

  除了紧扣主题的叙写,《新声》还着力反映当地的人文地貌和各族群众多姿多彩的生活。乌英苗寨位于广西、贵州交界的大苗山深处,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作品中,杨仕芳认真描绘乌英苗寨和村民的生活,如山寨的地貌、河流、阁楼和节日庆典的景象,芦笙演奏、坡会等民族文化等,使读者对乌英的整体面貌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油然升起要去乌英看一看的愿望,这些都属于一部《新声》带来的多彩效果。

  (作者系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