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好风光 石榴花开分外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肃南新篇章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4-08-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翻开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画卷,起笔不凡,落笔精彩。

  这是全力以赴拼经济的“肃南速度”——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0.22亿元,2022年度、2023年度相继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和“先进县”;

  这是久久为功兴产业的“肃南韧性”——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151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22.93亿元,呈现几何级增长;

  这是用心用情办实事的“肃南温度”——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荣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断提高,各类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均居张掖市第一;

  这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肃南追求”——全年空气优良率居全省前列,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获批全国首批50个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之一。

  肃南县县城全貌。

  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肃南县21个民族的3.94万人口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共处,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动人的团结进步之歌,书写了肃南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

  走进肃南县康乐镇红石窝村,打卡红色足迹,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传统教育课……每年,一批批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来到红石窝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团结奋斗、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

  肃南县各族干部群众为祖国歌唱。

  肃南县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体现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各方面,引导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政治领航。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中心组学习和党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和绩效考核。

  各方联动。组建工作专班,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机制保障。制定下发《肃南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创新“15611”创建体系,为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人才赋能。大力推行“人才+平台”模式,把县内外70名优秀专家人才编组7个专家服务团,常态化开展组团服务。选派优秀干部到重点企业开展驻企服务,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企业注入强大动力。

  在县委、县政府的系统谋划下,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始终沿着党中央确定的正确道路不断前进。截至目前,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1个,省、市、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26个、示范家庭207户,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浓厚氛围。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大美肃南,美在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肃南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睦共处、和谐发展,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肃南县康乐镇小集镇风景美如画。

  立足一个“融”字。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依托石窝会议纪念馆、马场滩战斗遗址和旅游景区,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旅游景区、融入乡村建设、融入日常生活;挖掘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鼓励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意文旅产品,传承好刺绣、美食等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突出一个“嵌”字。各乡镇中心集镇和城市社区精心打造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以便民大厅、“道德银行”等功能室为网点的“1+N”特色服务阵地。在楼院民族团结宣传栏、民族团结文化巷、民族文化展板中,嵌入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引导各族群众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建美好家园。

  抓好一个“创”字。坚持将民族事务治理融入全县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党建引领、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践“邻里小院议事”和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模式,推行“一碗奶茶双语调解”“亲亲团调解”“井井有调”等工作法,打造红石榴“阿勒齐”调解室、“阿尔达议事”蒙古包等基层治理品牌。

  漫步在肃南县的大街小巷,处处能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各族干部群众手挽手、肩并肩,守望相助,共建幸福家园,描绘出民族团结新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意,于天地间流淌;碧水,在城市里荡漾。

  肃南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放眼肃南全境,目之所及,山青、地绿、水碧、天蓝,令人赏心悦目。而这宛如诗画之境的背后,凝聚着肃南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和干劲。

  肃南县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资源主体,肃南县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

  近年来,肃南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三新一高”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广袤的肃南大地上结出了丰硕成果。

  一组数据诠释着肃南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成色,见证县委、县政府“追蓝逐绿”的努力。

  ——全县天然草原植被总盖度达70.6%,森林覆盖率达10.4%;

  ——全县饮用水水源和河流地表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当前,更深层次的生态环境保护,正在为肃南县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全面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引导农牧民走出一条“天然放牧+舍饲养殖+异地借牧”相结合的畜牧业转型之路,为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肃南经验”。

  同时,找准路子,立足资源禀赋,探索打造集牧区生活体验、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线路,开发完善10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372.2万人次,同比增长74.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42亿元,同比增长116.24%。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产业是发展之基、城市之本、富民之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肃南县不断调整完善发展思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做精现代农牧业,做强生态工业,做大全域文旅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路径,富民强县的路子越走越宽,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

  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始终坚持把农牧业作为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和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富民支柱产业,培育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371个,创建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69个、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80个。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中国绿色名县”等称号。

  肃南县明花乡柳古墩滩光伏产业园区成为肃南县发展光伏产业主阵地。

  生态工业稳步转型。围绕水电、新能源等产业,把加快生态工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以产业集聚为标志,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园区化建设为重点,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实现矿产品采选、水光能源开发和农畜产品加工等多元化产业并进的历史性转变。202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6.8亿元,全县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甘肃张掖盘道山 皇城抽水蓄能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

  特色文旅融合发展。全县成功创建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3家、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示范村5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1个,先后获评“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全国避暑休闲百佳县”“中国旅游文化特色县”等称号。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近年来,肃南县抓实民族文化传承,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县营造人人讲团结、处处讲团结的浓厚氛围。

  拓展宣传载体。在县融媒体中心各平台开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之窗”等专题专栏,多视角、宽领域、全方位宣传报道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新成绩,形成了网、端、平台共同融合、共同发力的宣传声势;组建“青少年思政课教师”“红色讲解员”“榜样故事快递员”等宣讲队伍,通过“草原帐篷讲堂”“马背宣讲队”“楼院小板凳课堂”等方式,不断深化全县干部群众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引领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同心同德。

  强化文化浸润。举办 “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化进万家”等系列文化活动和 “石榴杯”赛马会、农民丰收节等各类大型主题文化活动;编排的大型歌舞剧《裕固儿女心向党》入选“建党百年·春绿陇原”展演剧目,配合拍摄的电影《爱在夏日塔拉》和纪录片《石榴花开》等影视作品,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进一步坚定了社会各界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心和决心。

  抓好典型引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维护民族团结基石的各级先进典型。通过示范引领、故事巡讲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共同团结奋斗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一座座新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一幅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管理精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尽情地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展。

  新建的最美祁连山腹地公路——肃祁公路。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肃南县乘势而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持续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111元和25277元,村集体经济平均年收入达到20.55万元。

  目前,肃南县已建成60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10万头肉(牦、奶)牛和15万亩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全县各类牲畜饲养量达154.06万头(只);建成高标准农田10.63万亩,播种各类农作物23.4万亩。全县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建成养殖场(区)101个、标准化暖棚羊舍18500多座,冬春季舍饲率达到75%以上。

  培育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371个,创建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69个、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80个。3个乡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3个、占生产总量的62%,4家企业入选“甘味”商标品牌,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源远流长的人文底蕴,整合各类特色资源,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乡村,让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实现乡村振兴新格局。精心打造皇城夏日塔拉民俗风情体验区、马蹄藏乡小镇、康乐裕固风情走廊、白银喀尔喀蒙古民俗文化体验区等样板工程,近1万名山区群众搬出大山、集中定居,80%的常住人口在县城或集镇安居乐业。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肃南县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托住民生底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一碗奶茶双语调解”工作室,群众难题得到解决。

  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始终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投入优先安排、人才优先引进和政策优先落实,实现了从“马背小学”、流动教室到如今信息化全新课堂的转型跨越。在张掖市率先实现了教学楼、师生公寓、健康饮水、塑胶操场、一键报警、明厨亮灶、节能灶具、淋浴、水厕及信息化教学“十个全覆盖”,率先实施“托幼一体化”婴幼儿免费照护服务,构建了15年基础教育全免费、10年高等教育奖励救助的25年教育免补奖励救助体系,全县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5年提高到12.4年。

  医疗水平显著提高。从建县初的1所卫生所,发展成目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4家,县医院和民族医院分别晋升为二级甲等、二级乙等医院;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1954年的3名,发展到目前的263名,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点全面建成。全县10家定点医疗机构和29家村卫生室实现“一站式”结算,形成了“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康复在基层”的分级诊疗就医新秩序。

  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

  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8万人,续保率稳固在99%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2008年试点之初的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最低258元。全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固在98%以上,农牧村低收入人口、已脱贫人口参保率和资助率连续10年达到100%。

  民生温度可感可触。全县现有养老机构6家,基本满足城乡特困和部分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的机构养老需求。深化“养老服务专项行动”,为65岁以上老年人补助购买意外伤害保险,8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享受高龄补贴,通过老年人助餐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初步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更加便捷。

  今日之肃南,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展望前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肃南各族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加快建设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肃南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文字、图片均由肃南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