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回族爱国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
景宁推动民族地区城乡融合改革的实践
积极履行人大职能
助力北京市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个坚持 五个探索:
景宁推动民族地区城乡融合改革的实践

□ 景宁县发展和改革局
景宁群众展示多姿多彩的畲族服饰。景宁县民宗局供图

  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县域总面积1950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近年来,景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提出的“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要求,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城乡融合改革路径,有力推动城乡结构优化提升、城乡经济联动转型、城乡要素有序流动,为开展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改革试点、持续走在全国民族地区发展改革前列奠定了较好基础。

  景宁牢牢锁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积极创新理念、平台、机制、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以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试点为平台,加快推进县域特色城市化。通过两个试点建设,景宁县城城市空间优化拓展,推动了产业发展,逐步走出一条特色城市化之路。二是以“千万工程”为基础,创新推出洁化、硬化、绿化、美化、文化 “五化升级”举措,全面优化村庄布局,全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中特有的“民族风情特色园”,成功入选浙江省大花园典型培育县。三是深耕畲情、厚植生态,通过农业经济集约提效、生态工业集聚提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等,推动城乡经济统筹转型。四是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优化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居民创业就业、创新城乡社会治理等措施,促进城乡社会均衡发展。五是积极探索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出台政策积极引导乡贤回乡创业,引导城乡要素有序流动,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六是践行“山海协作”重大战略,与沿海城市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向沿海城市借力借智,积极全面推进产业、要素、人才全面对接,实现县域发展追赶跨越。

  经过长期努力,景宁县域经济跃居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全县城乡发展已初步形成布局结构优化、人居环境提升、要素有序流动、公共服务全覆盖、差距稳步缩小的良好态势,奠定了景宁城乡融合的良好承载条件。总结景宁城乡融合发展经验,重点是“五个坚持、五个探索”:

  坚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引领发展之路。2009年,习近平对景宁提出“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希望。10年来,景宁干部群众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用“钉钉子”精神,注重理念创新、改革创新、平台创新、举措创新,不断探索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路径。

  坚持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探索城乡特色融合之路。统筹县域“一心两轴四片”空间结构,优化县城小城市、特色小镇、中心镇、中心村多层次发展布局,构建城乡融合的战略支点。统筹推进县城5A级景区建设、鹤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综合整治、美丽宜居示范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打造各具特色的城乡风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规划建设和管理,坚持集中集聚和延伸覆盖相结合,努力实现城乡同步发展。

  坚持发挥山区生态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探索借力合力发展之路。注重利用山区生态资源优势,推动乡村产业链延伸及融合。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电子商务等产业。注重发挥山区土地开发强度较低、人均资源拥有量较高的优势,壮大生态友好劳动密集型和创意密集型产业,促进扩大就业。注重借力多元资本发展城乡经济,充分利用各类财政转移支付,吸引丽水商人和景宁商人回乡投资,稳定扩大有效投资。

  坚持创业创新和改革创新并举,探索富民惠民之路。乡村人口市民化与返乡创业双管齐下。以乡贤回乡为导向,建立健全创业孵化、金融扶持、教育培训、人才激励等政策体系,促进形成在外人员反哺机制。以“走出去”的大众创业精神为动力,推动乡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致富、乡村土地加快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目标,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居住证制度、土地流转创新等实效性改革落地,将富民惠民落到实处。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相结合,探索城乡高效统筹之路。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服务供给、环境营造等方面的作用。坚持规划引领和项目推进相结合,建立规划统领、项目推进、政策配套的协同发展机制。坚持试点突破和面上推广相结合,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专项改革突破,形成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