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上一版3
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方李莉: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民:
教育部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研究员季中扬: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色音: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0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方李莉:

  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经由长期的历史,在广袤地理空间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共同创造、共同使用与分享的一套具有表征性的符号和形象体系。具体表现形式为语言文字、衣食住行,仪式庆典、文物古迹、地理事物,神话传说、历史记忆、民族英雄等符号和形象。

  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在历史演进中逐步形成的,是各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和共享映像,也是各民族紧密联系的精神密码。其涉及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形象化和符号化的中华文化基因的载体,其特质与禀赋已深深融入各族人民的血脉,演变成促进中华民族进步的精神象征,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

  第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要研究清楚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所形成的历史动因、构成形式、文化内涵、层次结构,还原民族文化发生、发展之境,解析民族文化心理场,探索民族文化认同机制。

  第三,当下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所面临的挑战。一个世纪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在保护的过程中,主要强调地方性、民族性、特殊性等方面的文化保护,忽略了对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保护和研究。因此,找到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路径,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