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地方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文化/旅游
>
综合
“科技+”“创意+”让传统文化破圈而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促进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数字文化产品创作生产,12月9日至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主办、中国动漫集团承办的2019数字文化产业研修班(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方向)在河南开封举行。
2019-12-27
“非遗”视野下戏曲传承发展的“三并举”
剧目是戏曲艺术得以生成与发展的根本条件,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只有出现了具体剧目,才能将演员、观众“召唤”至剧场中实现人类“演”与“观”的社会活动,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戏曲艺术并实现其认知、审美、娱乐等各项功能。这就不难理解,剧目工作是我们讨论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三次全国剧目...
2019-12-26
冯骥才:带着年轻人从年画中寻找年味
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人们对土地、对生活的一种盛情,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之一。”日前,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在天津大学展出的“以画过年·2020——年画与年文化特展”上对年轻大学生们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在于文明自身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我们必须面对它、认识它、思考它...
2019-12-25
在科技与文化碰撞的绮丽世界里感受盛放敦煌
“这就是雅丹地貌,你低头转一圈看看。”大盛敦煌艺术大展展厅里,一对父子正通过VR设备“飞”到敦煌大漠上空,俯瞰敦煌全貌,月牙泉、榆林窟等塞外风光尽收眼底。
2019-12-25
《中国有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的文化传承
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出品,江苏苏州传视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戏曲文化纪录片《中国有戏》日前已结束拍摄,进入最后的制作阶段。该纪录片一共分为10集,分别讲述了藏戏、川剧、豫剧、越剧、粤剧、花鼓戏、晋剧、评剧、皮影戏、黄梅戏10个地方戏曲剧种的故事,为观众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地方剧种魅力。
2019-12-24
传承之美 刀郎文化守望新疆人文奇观
“两只耳朵分别是爸妈,意思要听爸妈的话;鼻子上画的是老婆,表达的是要和老婆一个鼻孔出气;眼睛里是儿女,说明眼里要有儿女;嘴巴上是一本翻开的书,指的是说话要有文化。”走进新疆麦盖提刀郎农民画展厅,一幅幅画面鲜艳,色调鲜明,造型夸张的画引起参观者的注目,讲解员指着一幅名为《幸福鸟》的画向记者解释道。...
2019-12-24
最前
上一页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中国网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道教协会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中国天主教
中国基督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