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理论/文史
>
文史
董永传说在彝族地区的传播和流变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董永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代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的故事,不仅在中原地区口口相传,也流传到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赛特阿育》就是以董永传说为蓝本而创作的彝族文学作品。
2023-12-13
铸山煮海,舟车往复
各个经济区域的逐渐发展,是五代十国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这一时期也是各经济区域联系加强、最终促成统一的历史时期。
2023-12-12
辽瓷唐风——辽三彩鸡冠壶
鸡冠壶是辽代特有的陶瓷器型,亦称“马镫壶”“皮囊壶”。它是模仿契丹人经常使用的皮囊容器的样式烧制而成陶或瓷壶,因壶的上部有鸡冠状孔鼻而得名。辽代鸡冠壶以三彩居多,因与唐三彩相似,考古学界将其称为辽三彩。辽三彩虽然整体质量不如唐三彩,却富于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体现了契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
2023-12-08
裕固族民歌中的“三交”旋律
裕固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能歌善舞。裕固族民歌非常丰富,是裕固族表达情感和记录历史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2006年5月20日,裕固族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12-07
唐修《周书》的恢宏格局和民族见解
在唐修“五代史”(梁、陈、北齐、北周、隋)中,北周史即《周书》(亦称《后周书》)有其修撰上的特殊考量,这主要是出于唐朝统治者的先祖李虎、李昞曾在西魏、北周建功立名,即史官上奏请修时所说的“国家二祖功业,并在周时”。因此,《周书》担负着表彰祖宗功业、论证“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之正统传承的任务...
2023-12-06
关于唐代藩镇研究的几点新认识
藩镇问题影响唐五代历史三百年,安史之乱之后自不待言,从睿宗时代节度的建立到安史之乱爆发,也已经半个世纪。而唐朝初年就派出了巡察使、按察使之类,说明“道”的设置有更早的现实需求。自从秦始皇创立大一统体制之后,至汉武帝而臻于完善。完善的标志之一,就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日益成熟,包括郡县制的完备和刺史以六...
2023-11-26
最前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