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理论/文史
>
文史
“金道锡行”:探寻商周时期的“三交”历史
“金道锡行(háng)”,指的是商周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向中原地区远距离运输铜(金)和锡的通道,作为专有名词,最早见于春秋早期青铜器曾伯桼(qī)簠(fǔ)铭文:“克狄淮夷,抑燮繁汤,金道锡行,具既卑方。”但据《左传》《尚书》记载,早在夏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开始向中原地区朝贡铜矿石。商周时期,鄂东南、赣...
2024-02-28
加快广西少数民族古籍资源转化利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籍,汗牛充栋。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4-02-25
《汉书》对民族关系的书写
《汉书》继承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书写传统,设立《匈奴传》《西域传》《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等少数民族列传,《李广苏建传》《卫青霍去病传》《司马相如传》《张骞李广利传》《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等传记亦多涉及少数民族史实。《汉书》填补了汉武帝时期至西汉末期少数民族历史书写的空白,记载了西汉...
2024-02-24
“争生存的烽火已经高扬”
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甘肃成为重要的后方基地、连接中苏的重要交通运输通道、国内外抗战人员及苏联援华抗战物资转运的重要枢纽。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带领下,甘肃各族人民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4-02-23
“流动”的玉琮——良渚文化的传播
2024-02-08
挖掘历史文学资源,讲好新疆故事——从岑参的边塞诗说起
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创作的边塞诗题材广泛,风格雄奇浪漫,在描写西北地区壮阔自然风景的同时,也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景象与文化风俗,展现了盛唐时期西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卷。
2024-02-07
最前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