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理论/文史
>
文史
用方志记录伟大扶贫事业
“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十年来我们经历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地方志工作是为国存史的文化基础事业,用方志记录伟大的扶贫事业,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具有独特优势、重要价值与深远意义。
2023-01-14
关于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几点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
2023-01-12
开原马市:明代东北地区各民族交往的窗口
开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北端的路城,位于辽河中游东岸、辽东最北端,东西向的万里长城与南北向的辽河在此相遇。明朝结合开原地区多民族特点,在这里设置马市,加强各民族间的贸易往来,稳定边疆形势,促进了生产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
2023-01-11
守正创新踔厉奋发 推动新中国史研究再上新台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学会全体同志和全国广大国史研究工作者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向国史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史研究事业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新时代国史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是今后一个时期广大国史研究工作者必须认...
2023-01-06
“大夷”之功: 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动力
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形成可以说是滚雪球式的逐步壮大,但若细看却是有层次的发展。先秦时期,先有地区性的诸族融合,然后才有大一统的民族融合。这一时期民族融合与政治格局演进过程基本一致,从西周时期的诸侯林立到春秋时期逐渐实现区域统一,与之同时,地区性的民族融汇也随之实现,到战国结束,天下归于一统,大一统...
2023-01-04
讲信修睦:君子处世之道 国家执政之基
讲信修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是目前所见“讲信修睦”最早的出处。所谓“讲信修睦”,就是人与人之间要重视诚信,进而和睦相处。“讲信修睦”的首要思想是诚信。《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
2023-01-02
最前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