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理论/文史
>
文史
新疆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交融互鉴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新疆语言文字种类繁多,在历史上,民族间的交往由早期以口语翻译人员作为桥梁,发展到各民族语言文字互学互通、频繁互动,这也正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体现。
2022-12-28
程朱理学与明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程朱理学历经了宋代的曲折发展后,在元朝成为官方正统学说,明代重塑了理学“文化一统”的核心,确立了天下独尊的地位。明建国伊始,朱元璋便大力倡导儒家思想,通过科举考试、官员选拔、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等措施,使得程朱理学思想广泛地施行到社会各个阶层和各民族之间,得到官绅士大夫、基层里甲和宗族社会的普遍认...
2022-12-19
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的显著成效、积累的重要经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道德修养是党员干部从内心做到清正廉洁...
2022-12-18
三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财富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差别大,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启动三线建设。三线建设的举措涉及工业、交通、国防、科技设施等多方面,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火热实践,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财富。
2022-12-14
让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彩
大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我们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不断创新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式方法,努力建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让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彩。
2022-12-09
西夏陵蕴藏的中华文化密码
在贺兰山东麓、银川市西侧,有一处背山面水、规模宏大的陵园遗址,这就是党项人建立的地方政权西夏(1038年-1227年)的帝王陵园遗址,称西夏陵。历经岁月风蚀,这座近千年的陵园基本上成为一片荒漠中的废墟,但它硕大的架构和众多的遗迹文物仍呈现出丰富内涵。
2022-12-08
最前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