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工业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宁夏日报 丁建峰 发布日期:2019-07-2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不用在外面打零工了,在家门口务工当“蓝领”,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海燕村村民马俊花很知足。

  宁夏润龙包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海燕村投资建了包装厂,作为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车间工作,20多人组成的团队,干得风风火火。

  “扶贫车间实行的是计件工资,保底3000元,干得多拿得多。”车间负责人杨宝全说。

  马俊花从海原移民搬迁到海燕村,在老家时没有收入,进入扶贫车间第一个月的见习期,就拿了1800元,转正后保底3000元,这样的收入,以前想也不敢想。

  海燕村的6000亩土地盐碱度太高,发展农牧业存在先天不足。如何打通农民增收通道,脱贫致富,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惠农区将目光瞄向了轻工业,实施工业兴村。

  2018年以来,1372.3万元投向海燕村,建设3个面积各1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1号、2号车间由杭发袜业租用,于2018年12月开始员工培训和生产,稳定就业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人。3号车间由润龙包装新材料公司租用,已正常运营,就业1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人,生产线全部装配完成后,3个车间预计可安置就业250人。

  海燕村充分发挥与石嘴山生态经济区比邻的优势,与平罗、大武口、惠农等地部分公司沟通协调劳动力输出,就近务工人员不少于200人,不少人月收入4000元以上。

  “扶贫车间让一些无法外出的妇女和老人能干多少干多少、能挣多少挣多少,只要肯出力、月月有收入,发家有奔头、脱贫有希望。”海燕村第一书记何鹏说。

  近年来,自治区以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为抓手,以解决贫困群众就业脱贫为宗旨,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贫困村、移民村和产业园区建设扶贫车间,采取“村建、企用、乡监管、县补贴”的方式,以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积极参与,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租赁一批,已建成各类扶贫车间100多个,并通过建“扶贫车间”实施订单和订岗培训,就近就地解决就业问题,为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泾源县将市场导向与本地实际结合,依托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品、订单生产”的发展思路,创办文化旅游、手工编织、产品加工、农机制造等扶贫车间,使扶贫车间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其中大湾乡大湾村制犁扶贫车间,获得多功能耕犁等国家专利6项,产品列入国家重点推广项目,远销20多个省区。同心县积依托产业园区共建成各类扶贫车间6个,稳定就业3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200人。平罗县通过驻村第一书记的牵线搭桥,引进丽惠多制衣企业在庙庙湖移民村建扶贫车间,建成后可解决300多人就业。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在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引进如意纺织企业创建扶贫车间,采取计件工资制,人均收入2600元以上。吴忠市红寺堡区在红寺堡镇宏德村引进萧红服饰企业,采用“企业+政府+农户”的合作模式建设扶贫车间,由村委会免费提供厂房,扶贫部门免费提供技能培训,企业在贫困村和移民村招工生产经营,吸纳贫困劳动力158人稳定就业。

  宁夏通过在贫困村建“扶贫车间”发展轻工业和手工业,把就业岗位送到农民家门口,把贫困人口嵌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中,把农民培育成产业工人,解决了贫困劳动力想出去出不去,出去找不上活、挣不上钱的难题。

  宁夏工业,正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编辑:何博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