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脚踢的“羽毛球”成为时尚
来源:中国民族报 安宁宁 张华 发布日期:2019-09-1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男子毽球比赛中,贵州队员发起进攻。(卢键 摄)

  毽球是从我国民间的踢毽子游戏演变而来的,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63年,踢毽子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1995年,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毽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9月9日,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文体会堂,激烈的毽球比赛拉开了序幕。在类似羽毛球的场地上,双方运动员隔网相争,踢、跳、接、旋、触、钩……一只毽球在空中飞起又落下,划出美妙的弧线,伴随着毽球起落的是观众们一阵阵的惊叹声。

  毽球,是人们熟悉又陌生的一项运动。熟悉,是因为大家从小都踢过毽子,毽球正是从毽子演变而来;陌生,是因为毽球相较于毽子已大大复杂化了,从民间运动演变为一项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为一体的现代竞技项目。

  19个代表团参赛,男子/女子三人赛4个组别5轮比赛、男子/女子双人赛5轮比赛……毽球是本届运动会上参与团队最多、赛程最长、组别和轮次最多的项目之一,足见其群众基础之深。

  在女子毽球三人赛D组内蒙古队对阵西藏队的比赛中,内蒙古以2:0获胜。内蒙古毽球队教练韩广成介绍,内蒙古在毽球项目上有一定的优势,在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都获得了好成绩。这次,内蒙古派出了6名男队员和6名女队员。“只有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争取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出线,才有冲击第一名的希望。”韩广成说。

  参加本届运动会的辽宁毽球队是一支“小鬼当家”的队伍,队员是2名初三学生、3名高一学生。“辽宁队队员是毽球赛场上平均年龄最小的。” 辽宁毽球队主教练辛显辉说。辛显辉是葫芦岛市一家毽球俱乐部的负责人,该俱乐部是辽宁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辽宁队蒙古族运动员田云飞练习毽球已有3年。他说:“我们5名运动员都是从俱乐部中选拔出来的,之前我们没有选择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项目,而是投身到毽球运动中,因为我们觉得毽球也非常时尚。”

  的确,如今无论在公园还是小区,经常会看到不同年龄的人在练习毽球。老少皆宜的毽球,正成为一种大家喜爱的时尚运动。

  教练谈比赛:超越自我,力争上游

  “毽球既能强身健体,还有竞技性和观赏性,老少皆宜。” 河南代表团毽球教练、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张永斌表示,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及其他各类体育赛事的推动下,毽球项目的推广与发展情况良好。郑州市中小学校均开设了毽球课程,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

  为了帮助队员们提高竞技水平,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专门抽调了7名高水平毽球专项运动员作为陪练。曾获得2018年河南“毽王”公开赛亚军的黄子洋表示,大学毕业后想当一名毽球老师,去普及这项易练易行的健身运动,而当下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大家能为河南毽球队争得第一”。

  河南代表团毽球队自今年7月开始集训以来,平均每天都要训练五六个小时。全队曾在30天的训练中踢坏500余支毽子,足见备战之艰辛。大家如此拼搏,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赢得比赛,争取超过上届的成绩。”

  “在第十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我们的队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吃了体力上的亏。”张永斌说,现在队员中既有在校生、在职人员,也有外聘人员,平均年龄36岁。为了加强队员间的默契、提高战术水平,他们采取了“以老带新”“以赛促练”的方式进行集训。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只需一个眼神,队员们就明白下一步该怎么打。

  “我们选拔配备了最佳人员,拿出最佳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模拟训练,希望女队拿到奖牌,男队保二冲一。”张永斌自信地说。

  运动员谈发展: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46岁的李红霞,自称资深“球友”。从2007开始接触毽球运动至今,这个在职的“业余选手”参加过各种比赛,2015年首次征战全国民族运动会。

  虽然场馆内开着空调,但一番激烈的较量过后,李红霞已是大汗淋漓。

  “我刚踢毽球时已经30多岁了,上场比赛就一个想法:一定要赢!”李红霞的语气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运动员就是要有敢拼敢打的精神。”

  从第十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后,李红霞作为二传手,更加专注与队友练习高于球网的钩和踏等进攻动作配合。2017年9月至10月,她连续打了6个星期的比赛,这对任何一个运动员来说都是体力和耐力的极大挑战。而身为郑州市惠济试验小学外聘教师的李红霞,凭着对毽球的热爱坚持了下来。

  “这是我热爱的运动,也是我的事业,虽然有点累,但我也收获了健康、喜悦,更结交了许多朋友。”李红霞说。

  李红霞的队友韩凯,是一名来自内蒙古的高三学生。李红霞就像大姐姐一样照顾着这个来自远方的满族妹妹。韩凯晕车,每次从代表团驻地到训练场馆,都是李红霞陪着她坐地铁。

  “大家就和战友一样,亲密无间。”谈及这两个多月在郑州的集训,韩凯说,“大家对我的关心,让我在这里也找到了家的感觉。”

  作为河南女子毽球队里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因为训练强度大,李红霞的脚腕旧伤曾一度复发,但她仍坚持训练。

  “每个运动员都受过伤,别人能坚持,我也能坚持。”李红霞说。

(编辑:孙浩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