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来源: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甘南州民委 发布日期:2019-10-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甘南藏族自治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实现了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富足富裕的历史性跨越。2018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77元,是1949年的45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783元,是2004年的5.2倍。

  一是经济实力实现质的飞跃。2018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155.73亿元,是1949年的519倍;大口径财政收入19.18亿元,是1953年的5812倍。三次产业结构从建州初的95.7∶2.5∶1.8优化为2018年的23.7∶14.5∶61.8。文化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发展,2018年接待游客1217.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7.04亿元。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2018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5.8亿元,是1953年的27.63万倍。夏河机场通航,临合高速通车,县县通二级公路、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西成、兰合铁路年内也有望开工建设。安全饮水、电力、通讯、市政、网络、天然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全覆盖,城镇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

  三是生态甘南唱响绿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甘南州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力度,1.45万户游牧民实现定居,治理鼠害草原1573.5万亩、流动沙丘3.55万亩、沙化草地10.69万亩、退化草原116万亩,核减超载牲畜92.4万个羊单位,125平方公里小流域得到治理,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目标。

  四是民生工程筑牢幸福家园。经过70年的发展,一大批民生工程落地实施,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建设成果丰硕。甘南大剧院、州体育场、州图书馆等一大批文体重大项目建成使用,“三馆一站”、农牧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2018年底,全州共建设各类学校429所,在校学生达12.4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4%。围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全了医疗、预防、保健体系,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44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093张,全州人均寿命由1949年的34岁提升到2018年的66岁。建设保障性住房13.37万套,改造农牧村危房9.98万户,农牧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8.5、34.6平方米,城乡居民住房得到保障。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