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作为大连民族大学第一个设立的“特区学院”,设计学院如何确定“特区”发展目标?
包海默:设计学院“特区”建设是学校针对我们的特点和优势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通过设立“特区”,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开辟一条政策、资源、条件协调推进的“绿色通道”。
设计学院特区建设的总目标是以未来20年发展规划为基础,借鉴国际先进办学理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设计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力争用20年将设计学院打造成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设计院系。
记者:为使“特区”建设发挥效能,学院是如何布局的呢?
包海默:我们的主要思路和做法是,在设计学院现有的18个导师工作室平行运行模式基础上,打破现有的自上而下、逐层下移的金字塔式的常规运行管理模式,采用平台化的、并行化的运行管理模式,将“特区”建设和学院发展细化成13个同级别的任务平台,每一个平台挑选最适合、精力最充沛的青年教师全面负责,给予其明确的任务,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独立制定工作计划。13个平台涉及的具体任务超过60项,采用月报的方式,定期向学院领导班子汇报。
这种运行管理方式有利于整体工作的开展、全局化监控和统一协调,可以让学院领导班子从战略层面直接切入到战术层面,高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它释放了青年教师干事情的活力,给他们更大的展示空间,也给有经验的老教师更多的空间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这套全新的运行管理模式,目前涉及到学院青年教师超过15人,超过80%的青年教师参与了进来。
记者:您认为学生培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您对学生的期望是什么?
包海默:我们认为当今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够面向未来社会和未知领域的自学能力,这是所有能力的核心,设计学院的全部教学思路和实施方案都指向这个根本。
对于学生的培养,我们希望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他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对未来有所期待,对当下的事情认真对待。一句话,就是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只要态度正确,学什么、做什么,是否能做成,都不那么重要。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就如同我们院歌中所唱的一样:“不要着急,每天进步一点点。”任何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大量有正能量的人一点一滴地做着有正能量的事情慢慢汇聚成的。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