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和浩特街头感受久违的“烟火味”
来源:新华网 朱文哲、安路蒙 发布日期:2020-03-0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1日电 三月的第一天,一个晴空万里的周末,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街头的“人气”和天气一样,都在逐渐回暖。防控疫情的同时,城市服务业有序恢复营业,百姓的生活也正在逐渐恢复。
  刚上市的草莓、西瓜,新鲜实惠的白菜、萝卜,各类牛羊猪肉……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禾群平价便民市场内,摊位上摆满各式蔬菜、水果、肉类,戴着口罩、测完体温的市民陆续进入市场,前来挑选采购,一派生机勃勃的气息。
  在便民市场的入口处,每次给入场顾客测完体温,值班人员都会习惯性地把红外线测温仪放回一个暖手袋中。这个动作,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天气虽然在逐步升温,但每天早上还是比较冷,测温仪在室外用久了容易有测量误差。”便民市场经理杨晓燕解释说,“所以我们准备了一个暖手袋,提高测温仪的精准性,严格把控入场人员的体温状况。”
  从2月23日起,呼和浩特市服务行业除相对集聚场所暂缓营业外,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有序恢复经营。作为保障百姓“菜篮子”供应的重要环节,禾群平价便民市场在2月26日恢复经营。
  “刚复业时,商户和顾客都比较少,但这两天客流量明显回升,‘烟火气’渐渐多了起来。”杨晓燕说,现在大家的自我防护意识都很高,进菜场时主动配合测体温,电子支付比过去的使用率更高,老百姓的生活正在有序恢复。
  从禾群平价便民市场出来,沿着中山路往西走,便来到呼和浩特市中心的商圈地带。尽管还没有恢复往日的喧嚣,但临街商铺也在陆续恢复营业。
  “复工以来,我们严格做好防疫安全措施,除了测体温、定时消杀,还要控制客流量。”中山路一家手机卖场负责人介绍,他的卖场每次只允许两位顾客同时进店选购商品。“虽说限制了进店人数,但能保证顾客和店员的安全。”
  中山路商圈是呼和浩特市最为繁华的商业地带,平日里“一位难求”的停车场如今略显空旷,但与前些日子相比,“车味”还是浓了许多。
  疫情期间逛商场,需要分几步?记者实地体验发现,有序排队、扫码填写信息、测量体温,简单三步就可以进入商场购物。尽管购物人数不多,但商场橱窗内新上的各式春装让人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谢海瑞在中山路附近经营一家理发店,恢复营业以来,每天都有顾客来找他剪发。“我们要求顾客全程佩戴口罩,虽说这给理发增加了不便,但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嘛。”谢海瑞还说,为了做好疫情防控,他想出了一整套办法,提前预约、自带毛巾、在家洗头、测温进店、店内顾客距离保持两米、剪发工具一人一消毒,全力做到复工复产和防疫安全两不误。
  春已到,天渐暖。一条街道,回暖的气温,搭配渐多的路人和车流,仿佛在和我们说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故事。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