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端午:海上“龙”世界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6-2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渔港盛事(2008年摄于海南省临高县新盈镇龙昆村)。

  又是一年端午节。往年的这个时候,沿海南岛的海岸线上,那些明珠一般的渔村渔港,万人空巷、欢声雷动。人们欢聚在一起,只为看海上龙舟竞赛的盛大场景。

  每逢端午佳节,从海南岛东海岸的琼海博鳌到西海岸的临高新盈、儋州光村,龙舟出海,万众欢腾。一年又一年,极具特色的端午赛龙舟活动让人欲罢不能。凭借万人共赴的海上盛况以及带给人们强烈的情感冲击,赛龙舟成为当地人非常热衷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

  每年在陵水、万宁、澄迈举行的中华龙舟大赛,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龙舟队伍,是有标准赛制和规格的竞技体育,但却多了些严肃、少了些趣味,赛道的笔直难比港湾的天然。每年端午节让笔者倾注热情的,反而是新盈、光村等地渔家的龙舟风情。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南多地取消了今年的龙舟竞渡,但关于端午节的印象依旧萦绕心中,清晰如昨。

奋力争先(2008年摄于龙昆村)。

海上小斗士(2010年摄于新盈渔港)。

 

  █ 龙昆村:“蛟龙”出海,奋力争先

  海南能赛龙舟之处,必定水系发达,有舟楫通行。新盈是海南临高县的渔镇,是海南岛西海岸的一个中心渔港。它的周边散落着一些渔村,渔村多临海,家家户户开门见海,街道就是海岸,街平面几乎就是海平面。渔船停泊在家门口,是渔民移动的房子、海上的家。以往端午节当天下午,新盈镇龙昆村的海边便会人头攒动,有卖冷饮、卖玩具的,卖伞、卖草帽的,赛龙舟活动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让烈日下的港湾热闹无比。

  龙舟赛由当地渔民自发组织,不仅是一种积极健康的运动、娱乐方式,更是寄托着对来年丰收的美好祝愿。

  龙昆村的端午节是比春节还要热闹的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龙昆这个小渔村便人山人海,各种车辆挤满了村道。

  “虽然今年没有举办龙舟赛,但大家还是想过一个和平、安详的节日。”龙昆村村民黄春荣说,他是从小看着赛龙舟长大的。村里每年都有4艘龙舟、每艘龙舟20余人组成一组,加上擂龙鼓、吹唢呐的,大约有130人参与龙舟赛。“我今年快50岁了。从小时候起,就常听爷爷讲龙舟的故事,这一端午习俗在龙昆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端午佳节,最受人瞩目的当然是在海面上游弋的“巨龙”。在龙昆村,那不是画在船身上的龙纹图案,而是渔民通过传统手工技艺,将一条纸扎的“巨龙”安装在渔船上。它有模有样,带着浓厚的渔家色彩。

  赛前的时光是缓慢的,好在有好动的少年和耐不住寂寞的老汉,他们划动龙船、击鼓踏波,吸引大家的注意,既热了身,也活跃了气氛。

  龙昆村的孩子,15岁就可以参加龙舟比赛。“90后”小伙黄小宽告诉笔者,“和其他地方在河流里赛龙舟不同,我们是在大海里赛龙舟。有逆流,也有暗流,很难划。”

  太阳偏西,已到涨潮时刻,海面上的“巨龙”纷纷在码头集合。一些家长抱着小孩抚摸龙头,特别是龙眼,寓意“心明眼亮”“前途光明”。

  那些渔夫健儿各就各位,手拿桨桡,只等一声出发的号令。每条龙舟代表了参赛的渔村,岸上也有他们的啦啦队。被高高举起的横幅上,写着各自与众不同的口号。码头上摆放的奖品和奖金,来自当地成功人士的捐赠。他们生活富裕后并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一旦有回报和造福乡梓的机会,总会当仁不让、尽力相助。

  龙舟比赛前的最后一道仪式是“点睛”。点睛者往往是当地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长者。龙昆村近80岁的黄江华老人,每年都为村民扎龙、“点睛”。当老人拿着墨笔为码头上的龙船一一“点睛”后,比赛的号令终于发出。海面上即刻龙鼓擂响、“蛟龙”出海,青壮年渔夫们个个生龙活虎,奋力争先。

  整个港湾沸腾起来,“加油”声此起彼伏。人潮和着海潮,选手们一次次将龙船划到港湾的对面,累计用时最短的,便是优胜者。

  比赛结束后,海面恢复平静。龙舟队伍将船上的“龙”抬回各自的村庙,由司仪带领大家向“龙”跪拜,祈祷来年风调雨顺。随后,“龙”被点燃焚烧,一时火光冲天。众人围绕火龙转圈,大声呼喊,直到最后一丝火星熄灭。

  沿着海街寻亮处走,只听见婉转的琼剧唱腔从海面上掠过。原来,渔村的戏台正上演着琼剧。看戏的多为老人,坐在台下十分认真。

  如今,龙昆村的年轻人一如既往地喜欢过端午。尽管村里的渔民走南闯北出海打渔,但是到了端午节,他们一定会回到家乡,聚在一起扎龙舟、赛龙舟,互相交流在外工作或者出海打渔的经验。每年如期而至的龙舟赛和一声声震撼人心的龙舟鼓,将飘散的乡情再次聚拢。

海南省儋州市光村镇泊潮村民张国良制作的“游龙”气宇轩昂。张国良供图

家长抱着孩子摸龙头(2016年摄于泊潮村)。

龙舟赛结束后,纸扎的“龙”被抬回各自的村庙,祭拜后焚烧(2019年摄于龙昆村)。

  █ 泊潮村:百年守望,薪火相传

  张国良是与新盈港隔湾相望的儋州市光村镇泊潮村的村民,8岁起,便向村里的老一辈扎龙高手梁方助学习扎龙。每年端午节,张国良主要负责发动群众、筹备资金、扎龙编制、活动策划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泊潮村取消了今年的龙舟赛,只在村里举办儋州山歌、贺歌对唱活动。

  以往端午节这一天,泊潮村民不仅赛龙舟,还会“游龙”,即把事先扎好的“游龙”固定在渔船上进行舞龙表演,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拜仪式、给龙“点睛”。“点睛”后的龙舟便可以下水了。村里的年轻人一边划动龙舟,一边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给岸上的村民逗趣。之后,人们纷纷到海边游泳,俗称“洗龙水”。直到傍晚涨潮,激动人心的赛龙舟才真正开始。

  泊潮村赛龙舟的活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据张国良介绍,扎龙先要砍竹子、切竹篾、扎成圆圈。然后用竹条和龙圈连成扎起。“整条龙最难制作的部分是龙头,需要细致地编织。”他说粘彩纸时,一般先粘龙身,再粘龙鳞片,用的是红薯粉煮成的糊糊。装制成型的龙能动、能摆,龙嘴还能吐水。最后,在龙身的两旁装上五色彩花,并画上云朵、浪花等,便大功告成。对于泊潮村民而言,“游龙”的稳固和美观同样重要,要确保“龙体”在风浪中坚固不摧。最终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游龙”,龙头和龙尾金光闪闪,颇有气势。

  相比龙昆村,泊潮村在端午节当天除了举行龙舟赛,还要举行儋州山歌、贺歌对唱及儋州调声展演等活动。这天,泊潮村的一些村民会穿上古装,扮演古代的将军或各种民间故事里的人物,亦庄亦谐,沿村巡游。人们也将扎好的“龙”抬到船上,回归大海。特别是船夫滑稽的扮相、夸张的动作,常常逗得游人捧腹大笑。

  儋州调声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每到节日,青年男女手拉手站成相对的两排进行对歌。歌调基本固定,歌词都是现编应景的韵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端午期间,海边、码头,盛装的男女整齐地迈腿摆手。人动声起,氛围热烈。也许觉得岸上的调声不足以让自己的队伍赢得胜利,在海面上浮动的,还有各村的调声船。船上坐着唱调声的男女,龙船划过来,他们的歌声便会更加响亮。一时间,岸上的欢呼、海里的调声,组成了节日欢乐的交响曲。这片欢乐的海洋,龙腾人欢,直到夜幕降临仍余音绕村,久久不息。

  令当地渔民高兴的是,2017年3月,泊潮海龙舟列入了海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渔民们在海边现场制作的“万斤粽”(2013年摄于儋州市白马井镇)。

 

  █ 与“粽”不同

  端午习俗中,海南的粽子与众(粽)不同,每个市县都有各自的粽子品牌,定安粽子、万宁粽子、儋州粽子,每一个地名冠在粽子前面,都能叫响。

  海南的粽子用料丰富、实在,把肉、蛋、海鲜等各种食材和着糯米裹在粽叶里,煮出节日的味道、富足的味道、生活的味道,一年又一年,吸引着海岛内外食客的关注。

  海南人也从不缺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2013年,儋州市白马井镇打造出一个由几头猪、几吨米制作的“万斤粽”,砌了专门的蒸锅,烧掉几吨柴火,蒸了一天一夜,最后的成品在海边由万人分享。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