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上来掩护,投了!”
“好球,打得漂亮!”
……
初秋傍晚,夕阳余晖穿过楼房的间隙,洒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南站社区旁的篮球场上。一场紧张激烈的篮球友谊赛正在这里进行,场边观众热情的叫喊声回荡在山间。
赛场上,20岁的胡念朋“手起刀落”,发动快攻频频得手。这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即将步入大三的篮球小将,凭借矫健的身手,已经在南站社区的“篮球圈”中打出了名气。
南站社区是三江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下辖5个居民小区,已搬迁入住4606户20162人。南站社区第一书记吴海源说,最近县里各乡镇正在筹办篮球比赛,南站社区也组建了一支队伍,这场友谊赛就是为之后的正式比赛练兵。
胡念朋是南站社区篮球队的主力队员,他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篮球。从八江镇归内村搬到南站社区的侗安家园,除了生活条件改善,让他感触最深刻的就是篮球场的变化。
“以前我们村也有篮球场,建在半山腰的一小块平地上,一不小心篮球顺着山坡能滚下去好几十米,我们就在后面呼呼地追。山坡上树丛茂密,有时候找球都要找个半天。”胡念朋回忆说,那时候的他们,穿着拖鞋、拍着橡胶篮球,在泥土场地上奔跑,踉踉跄跄地把球投向木头做的篮球架。
如今,南站社区旁的江川小学有3块崭新的篮球场地。太阳落山后,这里便是社区篮球爱好者的“天堂”——标准的塑胶场地、篮球架、篮筐,球场还配备了照明设施。来打球的人很多,经常要组队轮候。
31岁的潘洪兴就是其中的一员,此前在广东佛山打工的他,2018年7月从洋溪乡高露村上寨屯搬入小区,开了一间小卖铺。用潘洪兴自己的话来说,“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去打球”。
“这里打球的环境和氛围特别好,以前在村里拿锄头干农活就算是锻炼。难得的运动是在水泥地上打球,我的手臂和膝盖不知道摔破过多少次,关键是人太少,组不起队伍打比赛。”潘洪兴说,搬到社区之后,三天两头打球,认识的人多了,很容易就能打起全场对抗,有时候还要分好几队。
从素不相识到以球会友,这群来自不同村镇的小伙子们,因为对篮球同样的热爱,在新的家园聚到了一起。搬出大山,他们脚下的球场在变,一如他们的美好生活正在逐渐实现。
“现在和各个村屯的年轻人一起打球,不光能够感受到大家那种积极向上的拼劲,更多的是享受到体育竞技带来的情谊和乐趣。”潘洪兴说。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