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佛教界纪念弘一法师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中国民族报记者 吴艳 发布日期:2020-12-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今年是弘一法师140周年诞辰、赴浙江衢州弘法100周年。12月5日,由浙江省衢州市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净土文化研究中心和衢江区莲花寺协办的“纪念弘一法师来衢一百周年”文化论坛在衢州天宁禅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佛教协会等高校、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佛教界人士共同交流研讨弘一法师在书法艺术、律学佛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传承弘扬弘一法师的爱国爱教精神。

  弘一法师(1880年-1942年)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俗姓李,名广侯,号叔同,又名成蹊,字惜霜,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爱国高僧、律学宗师。他一生对佛教事业不遗余力,创办佛教养正院,重树南山律幢,被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是爱国爱教的楷模。

  弘一法师曾于1920年、1923年两次到衢州讲经弘法、刺血写经、整理藏经,并主持成立了衢县佛教协会,在衢州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举办弘一法师来衢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旨在发掘弘一法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优秀文化遗产,弘扬弘一法师爱国爱教的佛教优良传统。”天宁禅寺住持定照法师说。

  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在发言中指出,弘一法师的言教身行里,无论是“利生之有”的慈悲倡议、对戒律的弘传,还是以《护生画集》为代表的人文关怀传播,都启示中国佛教要植根本土现实,融入中华文化,在保持信仰和教义、戒律制度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挖掘佛教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赵东明介绍了弘一法师的书法艺术。他指出,弘一法师自幼习书,早年从钟鼎篆隶八分书入门,又从魏碑为主,临写各种碑帖与诗词作品。弘一法师后期遁入空门,放弃众艺,但因佛门本有抄经完善僧格之修行,唯独不辍书道。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弘一法师面对当时日军侵华的现实处境,藉由亲笔书作号召众僧共赴国难,以致当时凡有向他求字者,每报以“念佛不忘救国”内容之字幅。

  中国人民大学净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温金玉指出,弘一法师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佛教内忧外患的年月,教界价值失范、纲纪无存,僧团如沙散漫;社会人士争夺寺产。“法门陵夷,僧宝殆绝,除了扶律,是不足以言振兴了。”弘一法师为僧团树戒幢,为教界立规范;遍考中外律丛,校正三大部及其律藏,对律疏作了大量整理工作;筹建律宗学院,培养弘律僧才,对今天佛教界的道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在论文中指出,民国佛教界里有“四大高僧”说法,他们对民国时期佛教作出过特殊贡献,弘一法师就是其中之一。弘一法师推崇律学,致力于南山律宗文献的整理,呼吁出家人要重视戒律,严格持守,为僧人树立了榜样,受到佛教界尊敬。今天,在商业化的浪潮中,佛教界更需要在组织与观念上进行更新,加强道风建设。

  西北大学教授李海波认为,弘一法师将几近衰微的戒律重新放到重要位置,积极倡导菩萨戒行、居士戒律,促进了近代佛教戒律的转型和发展。道风建设是宗教的立教之本。佛教在现代化潮流中的道风建设尤显形势严峻,面临更多挑战。弘一法师精严戒律,身体力行,他的戒律思想和实践对当代寺院和僧团的道风建设不乏示范和启发意义。

  衢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傅根友说,衢州是浙皖闽赣四省交界处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之地,也是推动宗教中国化展示的“重要窗口”,期望衢州佛教界以弘一法师为榜样,弘扬传承其爱国爱教精神,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大局。

《中国民族报》(2020年12月15日 0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