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1700年的法鼓雷音——《广州光孝寺》读后记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温金玉 发布日期:2025-01-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广州光孝寺》(岭南文化艺术图典) 达亮著

                       出版方:岭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9月

 

  翻开新近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广州光孝寺》一书,图文并茂,禅意满满,全书30余万字,配图近400张,内容丰富,排版精良。

  记得40余年前,第一次在大学课堂上听老师讲哲学,说到“风动幡动”的公案,从此知道了禅宗六祖慧能,知道了广州光孝寺。在此后的求学路上,也有许多年沉浸于禅宗文化的学习研究中,此次读到达亮所著《广州光孝寺》一书,分外亲切,目不暂舍。

   光孝寺全景式的扫描。本书将光孝寺置于岭南文脉和中国佛教的整体视域中,依据历史文献、佛教典籍、地方志、寺院志,并配上田野考察所获的第一手资料,以光孝寺的历史发展为经,以殿堂、佛像、匾联、高僧、檀越、文物、法事、古木等为纬,通过纵横交错的立体方式,全方位展示了光孝寺的历史辉煌与时代风貌。作者通过对光孝寺文献图像的系统梳理和全面研究,为读者呈现出光孝寺佛教文化的演变发展、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更展示了岭南佛教文化地域特点及精神风貌,从区域佛教文化的角度推进了佛教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展开,这对于今天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光孝寺的纸质博物馆。全书在内容的编排上,煞费苦心,列有历史、人物、遗迹、文物、法器、建筑、古木、字画等类别,以文释图,以图证文,全面展示光孝寺作为佛教文化场所的信仰设置、建筑规模,殿宇结构、弘法功能,特别是塔树来由、人物传说等知识点,在内容与形式上完全构成为一座光孝寺纸上博物馆的效果。可以说一册在手,光孝空间尽收眼底。作者如同一位匠心独运的策展人,将书中的每一节每一页,设计成一张张展版,展示出光孝寺的中外高僧、檀越护持、古迹文物、殿堂楼宇、建筑风格、法器法物、古树名木等的夺目风采。书中有历史的总体叙述,有人物的生命演绎,有建筑物的单体介绍,也有经典译介说明,更有近30页的附录,特别是收录有大量颇具历史价值的老照片突出了光孝寺的沧桑感,而新拍照片则角度新颖,显示了鲜活的时代感,形成完整的解说体系、独具风格的图像体系。全书分列则各成单元,综合则汇为全貌。打开全书,无不令人瞬间感受到强烈的视觉效应。阅读本书,仿佛就是身处光孝寺微缩景观中的学术漫步。

  学术性与通俗化的完美结合。本书另一特色就是将一本通俗读物活生生提升为学术精品,或将一部学术专著以行云流水般的简洁文字,慢慢渗入阅读者的心田。书中对所有文献与图片均有出处说明,对高僧行谊娓娓道来,对文物建筑精准阐释,对历史沿革条分缕析,且书未附录的《广州光孝寺大事简表》等五张简表,尽揽资料收集之苦心,书中配有广东佛教传播路线图、玄奘西行线路图、鉴真东渡行迹图,和历代广州地图、广州寺院分布图,光孝寺殿堂分布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保护规划平面图、单体建筑和建筑构件图,以及近代外国人绘制的广州地图。阅读体验,琳琅满目,千载接心,喜不胜收。可以说,本书兼具学术性、知识性,通俗性、可读性,是一部雅俗共赏、图文互证、史志结合的当代光孝寺文化史之精品。

    此书的出版,透过详实的史料、精美的图文,详细记录了岭南名刹光孝寺在历史行进中的每一个脚步,为我们呈现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这座古寺清晰的年轮。名城名寺,名僧名著,让我们聆听千年古刹在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隆隆足音。

 

 

 

(编辑:吴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