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素食文化:于修行中传递慈悲与感恩
来源:中国民族报 记者吴艳 发布日期:2021-06-1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河北保定兜率寺斋堂。兜率寺供图

  从佛教寺院到民间的素食传统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国”更是名不虚传,素食作为其中一朵奇葩,经久流传,形成了以寺院素食(寺院菜和道观菜)、民间素食和宫廷素食著称的三大主流派别。其中,佛教寺院素食不但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成为我国汉传佛教具有明显身份表征的文化标签。

  我们不禁好奇:什么是素食?寺院素食与其他类型的素食有何本质区别?通常,素食主张忌食与动物相关的制品,但由于“食素”者对“素食”之理解和选择程度上的不同,导致难以形成精准、统一的定义。汉传佛教寺院素食虽被归为全素,但其独特之处也非常明显。我们熟知的寺院素食忌荤腥,讲求持斋茹素,其中,“荤”即五荤辛,是指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不同于后来形成的与“素”相对的概念。《梵网经》云:“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而为了发扬大乘佛教慈悲教化、关爱生命的理念,不食肉则成为寺院素食的传统。此外,寺院僧人还不食用蛋奶类和蜂蜜等食物。寺院素食可谓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

河北保定兜率寺居士义工准备斋饭。兜率寺供图

  佛教僧人素来都不刻意追求美味,更多的是在饮食中清心修行,以各种方法来破斥贪求。实际上,早期古印度僧人奉行托钵乞食的生活方式,其饮食是随顺施主给予,不拣精粗、不忌荤素,而当时佛教在饮食方面的戒律也有一定的包容性, 可食“三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己所杀的肉食是被允许的。因此,汉传佛教僧人起初也并没有完全断绝肉食,或者说素食只是个人自愿选择而非群体必须遵守的寺院生活仪则。到了南朝梁武帝时,要求佛教僧团禁断肉食,并颁布《断酒肉文》,这奠定了我国汉传佛教素食的传统。再加上我国僧人过着定居、集体的丛林修行生活,这也促使寺院素食的形成,“香积厨”成为寺僧斋堂的美称。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佛教素食倡导“不食一切众生肉”而对其作出形式化的解读,而应深入体察佛教的素食文化理念。对于修行者而言,通过素食这一饮食戒律,有助于减少修行滞碍、增长其慈悲心,发扬佛教中慈悲、平等的教理。《梵网经·菩萨戒》云:“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对食肉作出因果报应的解释。但佛教徒食素绝不是出于“畏果”,而是源自一种主体自觉,这跟多数非宗教信仰的食素者有相似之处,就是出于对一切生命的敬重。

  实际上,由于食素者对生命内涵的不同理解,也导致产生不同的素食类型。如有些严格的食素者除了不食动物制品外,认为连胡萝卜这样的根茎类植物都不可食用,因为这样会破坏它们生命的延续性。佛陀说过,连一碗水都有“八万四千虫”,若照此理解,因生命无处不在而尊重一切生命的理念,与“众生皆依食住”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张力。因此,我们还需对食素或素食有正确的知见。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寺院素食中有许多契合现代营养学的理念,讲求谷类、瓜果、蔬菜的均衡搭配,追求绿色、低碳的诗意生活。且佛教素食的确可以起到调伏身心、明心见性的作用。僧人在素食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修行。寺院素食还能使人对于自然的馈赠持感恩之心,进一步思量自己的所为是否与这份馈赠相匹配,时刻反省与精进自身。由此可见,寺院食素不仅是僧人的修行方式,也向普通民众传递着慈悲、感恩乃至祝福的良善观念。

  唐代佛教鼎盛,素食之风大行,不仅长年吃斋茹素者众,关于这类饮食、食疗的研究也极为蓬勃。医学家孙思邈曾经针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提出“善养性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的观点。此外,诸如食经、食方、食法之类与饮食相关的著作甚多,素食的研究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分量。像孟诜的《食疗本草》所记载的200多种食疗材料中,素食就占了半数以上。除了素食理论的精进外,唐代还发展出许多新的素食材料,更有象形素菜的制作。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所记皆唐末五代轶事,其中就记载着唐朝侍中崔安潜信奉佛教,不吃荤食,请客时用染色的面和蒟蒻做成十分逼真的“猪肉”“羊肉”食品。

  及至宋朝,素食成为人们喜好的饮食方式之一。不论北宋的汴京、南宋的杭州,都有专营素食的店铺。宋吴自牧所撰《梦粱录》中记录汴京就有上百种不同的素食,林洪的《山家清供》《茹草纪事》和陈达叟的《本心斋蔬食谱》等则是有关素食的重要作品。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更对素食的原料、烹饪、品类作了深入的研究。

  到了明清两代,素食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寺院素食、宫廷素食、民间素食三大系列并臻完备,风格各异。宫廷素菜精致奢华,清宫御膳房专设有素局,能制作200多种素菜;寺院素菜十分考究,还有佛菜、释菜、福菜等特别的称号;而民间也有各地著名的素菜馆,广受大众欢迎。

  清代文人薛宝辰的《素食说略》是这一时期有名的素食食谱,记载了上百种蔬素菜品的做法。薛宝辰笃信佛教,极力倡导素食。明清时期还有其他200多种著作,以素食与养生的关系为出发点,主张少吃荤食,力倡清蔬素食。清代文人顾禄作过这样一首诗:“绿蔬桑下淡烟拖,嫩甲连胜雨又过;试把菜根来大嚼,须知真味此中多。”他认为茹素可使人神志清明、回归自然,这可以说是对慈悲、健康之外另一种境界的追求。

  从寺院素食文化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今,国内不少寺院积极传承素食文化,使其走向民间乃至国际,比如灵隐寺素食。到过灵隐寺的香客,除了礼佛外,大都到过灵隐素面馆和斋菜馆品尝过灵隐素食。灵隐寺还在网站上推出斋菜食谱,方便素食爱好者或修行者制作。此外,灵隐寺还选择传统节日送素食,如中秋节送出云林素月饼、腊八节送出腊八粥等,传递浓浓的爱心与祝福,让更多人体验到这份舌尖上的禅悦。

2019年,杭州灵隐寺举办素食厨艺竞赛, 展示寺院素食文化。灵隐寺供图

  除了寺院自身的素食,还有起源于寺庙、发展弘扬于民间的素食品牌,比如上海功德林。功德林素食制作起源于寺庙,清代同治年间,庙宇素食逐渐流入社会。1922年,杭州城隍山常寂寺讲经法师维均的弟子赵云韶以“弘扬佛法,提倡素食,解杀放生”为宗旨,并取佛经“积功德成林,普及大地”之意,在上海开设“功德林蔬食处”。

  功德林厨师以豆腐、菌菇、蔬菜为原料,素食荤烧,烹饪出形态逼真的“鱼”“肉”等菜肴。由于制作精良,口味独特,功德林很快便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最初创办时,功德林全店面积仅300平方米,后来面积扩大至1000平方米。此时功德林开始从全国寺庙招聘素食厨师,生意蒸蒸日上,以独特的素食手工制作技艺和烹调方法赢得了广大上海市民的赞誉。2008年,功德林素食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功德林从创始开始,就在口味上吸收苏锡菜和淮扬菜的精华,创始人赵云韶到江南各地聘请高手,比如宁波天潼寺制作烤麸的马阿二、常州天宁寺制作点心的顾启泰、杭州招贤寺的居文林、扬州的林国盛等,同时研究上海人的饮食习惯,逐渐推出“素菜荤烧”系列菜肴,“炒蟹粉”“炒虾仁”“咕咾肉”“烩明虾”“糖醋黄鱼”这些看家菜,都已传承了几十年。素蟹粉是功德林最出名的一道菜,曾获得过第六届世界烹饪大赛金奖。在紫砂制成的蟹形容器中,只见油润的黄、红相映的“蟹粉”微冒热气,香气四溢。一尝,鲜香略带酸味,好像蘸了醋的蟹肉、蟹黄一般,从形到味,几可乱真。

  张洪山是功德林的厨师长,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在这儿工作了40多年,从学徒开始做起,虽然功德林的菜品和口味一直在丰富和改良,但核心的技艺和味道一直在传承。”“素食仿荤”一直颇有争议,而张洪山说净素与仿荤其实不矛盾,“我们不是为了让信佛的人吃荤,而是想让更多的人接触素食,同时传承和发展素食制作技艺。”

  “百年诚信,功德无量”,这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一诚法师为功德林题的字。1997年,功德林从经营了60多年的黄河路搬到南京西路,那些从小在功德林吃素面长大的上海人,有的已经从毛头小子变成耄耋老人,而功德林是他们始终难舍的上海味道。

《中国民族报》(2021年6月15日 0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