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乡村振兴“金钥匙”送到“家门口”
来源:河北新闻网 干波 发布日期:2021-07-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21年,为解决基层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宋家镇党委在全面提升镇级党校的基础上,同步打造了9所村级党校。通过推进“9+1”镇村党校,“五个一”教学体系,“四个有”教学内容,“课堂+现场”教学方式,让农村党员坐得住、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着。(农民日报)

 

  农村党员是推动乡村振兴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同样具有受教育的迫切需求。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党员数量多,较分散,村级党校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单纯依靠乡镇党校,很难做到高质量全覆盖。所以,仍需转变思路、打造适合乡村实际的载体,把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送到党员“家门口”。

  在创办村级党校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在课程设置、教师选配、教学方式上予以统筹考虑。宋家镇敢于先行先试,从改善教学条件、选配师资力量,到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把乡村振兴“金钥匙”送到党员“家门口”的做法的确可资借鉴。

  村级党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党员,在师资选配上,应当注重挑选那些热爱农业、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的人充实到教师队伍。把脱贫典型、种菜专家、村集体致富能手选入教师队伍,用农村党员爱听的“大白话”读政策、讲道理、说故事,用乡音上党课,课堂氛围更好,教学效果也更佳。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围绕创业致富、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讲授具有农村特色的“乡土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才能保证学习效果。所以,在党校课程安排上,既要突出党章党规学习这一条主线,又应贴近农村实际,结合农村精准脱贫、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创业致富等内容组织党课学习。宋家镇通过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创新开展“有理、有例、有礼、有力”为内容的接地气党课,让党课更加具体、更加生动。

  既要有课堂教学,还应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开展现场教学。同时,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教学,满足农村党员的差异化需求。综合运用授课式、互动式、观摩式等教学方法,采取“错时错峰”“农闲开班”等方式,把教学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让农村党员既能进得来、也能留得住。把乡村振兴“金钥匙”送到党员“家门口”,让党员学有所教、学有所长、学有所成,更好地带领村民实现乡村振兴的理想。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