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达保党支部:党建引领文化扶贫
来源: 记者 安宁宁 实习生 余芳 发布日期:2021-08-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老达保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南部,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村寨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

    作为曾经的贫困村,昔日的老达保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当地有句顺口溜,甚是形象:“交通基本靠走、照明基本靠油、喝水基本靠背、通讯基本靠吼。”

    如今,“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旅游重点村”等殊荣纷至沓来,老达保村成为“文化扶贫”的典型。老达保人说:“我们村里最鲜艳的是党旗!”县乡村组四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文化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为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老达保党支部抓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拉祜族群众“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以及擅长吉他弹唱的优势,组织发动村里有表演兴趣和经验的年轻人,成立了“雅厄”艺术团表演队,以“走出去”演出方式,不断提高知名度。

    为保障演员收入,党支部牵头对接市场,到县里协调商演机会。表演队到省、市、县里参加大型文艺活动、招商引资表演的机会就更多了,演出分红也成为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知名度的逐渐提高,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电视台《魅力12》《星光大道》等知名栏目相继发来演出邀请。

    在党员李娜倮的带头倡议下,党支部还积极谋划、协调各方,组建了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创的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以“支部+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把村民变股民,把表演队做成了企业,引导村里的群众通过“唱歌跳舞”走出了一条以民族文化产业精准推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逐渐与贫困的历史挥手告别。

    “以前的日子很苦,一年只穿一双鞋,现在唱唱歌跳跳舞,家家户户的腰包都鼓了!”提起“党建引领文化扶贫”这条致富路,57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石开笑逐颜开。

    近年来,除了让文化“走出去”,老达保村也一直在努力把游客“引进来”。“只会唱歌跳舞不可以,必须要有责任心,如果生态环境保护不好、乡风文明维持不好,也会影响游客对老达保的印象,反而影响了群众增收。”老达保党支部书记彭娜儿秉持着这样的念头,带领支部委员牵头将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带动全体村民入股,把分散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因地制宜抢抓乡村旅游发展机遇。

    在彭娜儿的带领下,村里先后整合茅草房改造、特色村寨等项目资金1200余万元,新建了原生态歌舞表演广场,完善了村寨游览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通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结合民族传统建筑风格保护和提升改造了特色民居,打造了拉祜文化传承馆及芦笙坊等展示拉祜族民族民俗农耕文化的展示区,形成了既是村落又是景区的村寨格局。

    此外,老达保村还以党员户为示范,打造别具一格的拉祜族特色客栈和体验式文化农庄,融合绿色产业、高原农业等特色,打造集民族文化、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传统文化也可以是金山银山。老达保村的富裕之路来之不易,但又在意料之中。老达保党支部坚持把“扶贫对象”变为“扶贫力量”,坚持以群众为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并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文化扶贫融合,在老达保村脱贫致富的路上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彭娜儿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祝福伟大的党。没有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老达保村的今天。我们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