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冰雪装备产业的新起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康朴 发布日期:2022-02-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体育比赛不仅是速度力量的竞技,更是运动装备的比拼;竞技项目也不仅是运动员之间的角逐,更是国家制造能力的较量。这种比拼、较量在冰雪运动项目上体现尤甚。冰雪运动活动范围大、速度快、场地条件复杂,对装备性能要求更高。小到雪板、头盔,大到钢架雪车、雪橇,每种装备的小小创新背后,都凝结着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的大突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冰雪运动氛围愈来愈浓。冬奥场馆中的中国制造、冰雪运动休闲娱乐场地上的国产设施装备,在为运动员和消费者“滑冰驭雪”保驾护航的同时,也在诉说着中国冰雪装备产业的飞速发展。

  大市场孕育大产业。中国冰雪运动起步晚、家底薄,群众基础一度十分有限,冰雪装备产业更无从发展。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中国人上演冬奥首秀,但由于装备匮乏,有的运动员只能身穿既不防风也不防水的“东北老秋裤”出战,成绩可想而知。家门口办冬奥,引燃了中国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江南塞北、长城内外,冰雪运动一片火热。从场馆设施到个人装备,入门尝鲜者和深度爱好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合力催生规模庞大的冰雪装备产业,中国制造正在冰雪运动场上赢得越来越多的青睐。今年中国冰雪装备产业销售收入预计超200亿元,这一朝阳产业将继续稳步增长,在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鲜、刺激体验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冰雪装备产业的腾飞,是对中国制造业的一次成功检阅。多家企业组件联合研发团队仅用时11个月,自主设计并制造出性能优异的雪蜡车;航天科技集团联合一汽集团打造低风阻、高强度的国产雪车;河钢集团新研制的大马力压雪车爬坡过坎如履平地,将雪道压得平整均匀……跨越一道道技术难关,实现一个个国产“零”的突破,中国冰雪装备产业逐渐填补的空白,有不少是来自已有技术在新场景下的拓展应用。完整工业体系和雄厚科研实力积聚的强大势能,在遇上冰天雪地向冰雪产业转换的风口时,迅速释放出无限潜力。

  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冰雪装备产业还处在成长期,与冰雪运动传统强国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研发攻坚难度大、供给能力不足、品种不够丰富、品牌认可度有限、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解决“从0到1”的问题后,接下来面对的是“从1到100”的征途,这是对从业者匠心的考验,也是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艰苦跋涉。

  冬奥东风劲吹,中国冰雪装备产业已站上新起点。冰雪运动的普及不会随冬奥会结束而停止,人类对极限的追求和挑战也没有尽头。背靠世界最具潜力的冰雪消费市场,本土冰雪装备产业不仅要借冬奥之势而起,更要顺后冬奥之势而为,找出空白点,以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形成竞争优势,寻求后冬奥时代的持续发展。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