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奉先寺首次发现金元素卢舍那大佛或曾身披金箔
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 郭歌 发布日期:2022-04-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4月14日,记者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在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中,首次发现卢舍那大佛头部有金元素的残留,据推测当时的卢舍那大佛可能身披金箔。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奉先寺发现有金元素的存在,很有可能是当时在建造时对卢舍那大佛使用了‘贴金’工艺。”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马朝龙介绍,这次发现对于研究当时的石刻造像具有重大意义,接下来会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龙门石窟经过千年的风雨侵蚀,大部分彩绘颜料脱落,“但在奉先寺我们还是发现了绿色、黑色、红色等彩绘残留,可以推测这是当时的工匠为古代佛像进行‘装彩’。”马朝龙说。

  龙门石窟研究院陈列展示中心高丹介绍:“卢舍那大佛眼睛下方,就有淡淡的红色颜料残留,很难得。因此唐代人看到的造像,可能身披彩色的‘衣服’,并非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龙门石窟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也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缩影。

  “在这次的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中,我们把工程当成科研课题,尝试开展数字科研考古工作,通过部门合作、多学科综合和先进科技手段应用,收集文物本体表面残存的信息,证实古代石刻造像的制作工艺,同时为下一步虚拟复原佛像打下基础,展现卢舍那大佛最初的美丽容颜。”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表示。

《河南日报》(2022年4月15日 5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