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绿色“接力” 改天换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2-06-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横亘陕西、内蒙古、宁夏三地的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

  上世纪50年代起,在当地几代人的接续治理下,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70%,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近70年来,当地干部群众不畏艰难、接力播绿,走上了生态与发展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接力播绿,治沙造林创造人间奇迹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治理后的毛乌素沙地。 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黄沙滚滚漫天来,白天屋里燃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身上穿的烂皮袄,出门一片白沙梁,一家几只黑山羊。”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的牧区大寨博物馆,毛乌素地区当年恶劣的生态状况从图片资料上依然清晰可见。

  时光回溯千年,这里曾是水草丰美之地。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汉朝尚书令虞诩在给汉顺帝上书的《议复三郡疏》载,这里“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唐代以来,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频繁,加上元明以后滥垦滥牧,在这些因素叠加影响下,毛乌素地区逐渐荒漠化,广袤绿地变成茫茫沙海。

  “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难道守着万亩土地,却要甘心家园被黄沙掩埋?改变,势在必行。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鄂尔多斯各族人民响应绿化祖国号召,掀起一场全民治沙的绿色革命。

  林场像是散布在毛乌素沙地的“绿色精灵”,为农牧民提供苗木草种,传授治沙经验。从挖草甸围库伦、兴建草库伦和树库伦,到“前拉后挡”与“穿靴戴帽”治理沙丘,再到飞播造林铺开绿毯,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克服自然条件、技术、资金等困难,代代接力,探索出了各种科学治沙方法,有效地锁住了一道道“沙漠黄龙”,让寸草不长的荒漠变成了林草葱郁的草牧场。殷玉珍、宝日勒岱、谷起祥、十三姐妹、吉日嘎拉、乌兰陶勒盖治沙站……乌审旗涌现出一大批远近闻名的治沙模范。

  年复一年的综合治理,让毛乌素沙地的沙患少了,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向沙漠要草、要水、要料、要树”的“四要”誓言渐渐变成现实。如今,内蒙古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近70%,沙地生态呈现整体改善态势。勤劳纯朴的各族农牧民在黄沙中踩下坚实的绿色脚印,书写了沙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

  生态优先,规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名牧民在家中抱起小羊。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蓝天白云下,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的乌审旗布日都嘎查,吉日嘎拉图家的牧场里草木葱翠,牛羊点点。

  1983年,吉日嘎拉图家分到1.22万亩牧场和10多只牛羊。“满眼是沙丘,长草的地只有800多亩,当时就想搬走。”

  由于散养游牧、开荒等传统生产方式在很长时间内没有改变,加上存在过度放牧、滥垦乱伐等现象,毛乌素沙地生态建设一度陷入边治理边破坏的局面。

  2000年,鄂尔多斯市正式出台政策,在毛乌素沙地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政策,走上了规范化治理的路子,开全国之先河。根据政策规定,农区、半农半牧区、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区、生态恶化区实行全年禁牧,其余地区4月至6月休牧,休牧结束后以草定畜。政府提供补贴,支持牧民建设棚圈、饲料地,实行舍饲圈养。

  “还让人活吗?”散养游牧是牧民的传统生产方式,政策一出,遭到大家的强烈抵触。当时夜里偷着放牧的现象普遍,被称为“草原夜袭队”。几年后,眼看草场绿了,牛羊肥了,牧民的腰包鼓了,大家逐渐认可了政策,自觉按时禁牧,在自家牧场里划区轮牧。

  30多年来,吉日嘎拉图和家人顶着严寒酷暑治沙,造林9000多亩。有人建议吉日嘎拉图多养些牛羊,他听了直摇头:“这片沙地绿起来不容易,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掠夺式地放牧。”在毛乌素沙地上,保护生态已经化为农牧民的自觉行动。

  面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不能从一时一地来看问题,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鄂托克前旗在生态建设中摸索“黄金法则”——在草畜平衡的天平上,“草”和“畜”是两个矛盾的变量,变“减畜”为“增草”,同样可以达到二者的平衡。经过规范化治理,原本沙化退化的草场成为草木茂盛的优质牧场。如今,鄂托克前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等旗区的农牧民收入水平也跃居内蒙古前列。

  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毛乌素治沙造林近70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几十年的奋斗,这里已经很难看到百亩大的明沙。作为毛乌素沙地腹地,在20世纪80年代末,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的森林覆盖率只有7%和2.58%,到2021年,这一数据已达到32.92%和24.15%。

  生态是底色,发展是根本,和谐是境界。消息显示,今年,内蒙古计划完成造林200万亩以上,种草1100万亩以上。“内蒙古科学推进土地沙化荒漠化防治,努力创造更多防沙止漠的‘绿色奇迹’。”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郝影说,地方在实践中摸索出先造林后补贴、专业队造林等沙化土地治理模式,完善建设主体、经营主体、利益主体、责任主体“四统一”和任务到户、产权到户、责任到户、补助到户、服务到户“五到户”的管理模式,有效调动社会各类主体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产业富民,黄沙覆绿带来金山银山

  在乌审旗登高远眺,和风阵阵,松涛摇摆。伴着毛乌素沙地披上绿装,过去的不毛之地正变成一片希望的田野。

  绿色发展不能光低头栽树,更要抬头看路,寻找和扩展致富的途径,让世代被流沙困扰的农牧民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如何在绿色中挖出“金色”的价值?宝藏就藏在眼皮子底下的沙柳丛里。

  沙柳不仅具有防沙治沙的功能,还具有“平茬复壮”的特性。过去,农牧民会把沙柳砍下来当作冬季取暖的柴火,只要按周期采伐,沙柳就会一茬又一茬,越长越茂密。

  2019年,在驻村帮扶单位和当地企业支持下,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建起全旗第一家生物质燃料颗粒加工厂。灰扑扑的沙柳,经过干燥、粉碎、压缩等一系列工序,就成了小拇指大小的一个个圆柱体。小小一捧,发热量可达到同等重量标准煤的60%,当地的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专门用它来发电。2019年,这家公司以每吨400元的价格收购了牧民的25万吨沙柳,发电1.6亿度,带动了周边的5000多户牧民增收致富。

  栽种沙柳的经济效益,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以前,家里长草的牧场也就100多亩地,现在6000多亩牧场基本都种上了沙柳,栽上了树。”乌审召镇查汗庙嘎查牧民乌兰达来说。

  生态不断变好,给经济发展夯实了“地基”。各类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让“穷沙窝”变成了“金沙窝”。

  保留一个沙地样本,既能让人们看到毛乌素沙地治理前的样子,又能发展沙地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大沙头”,因是毛乌素沙地西北端的起点而得名。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依托这片被草木围封起来的大沙丘,申报建立国家沙漠公园,大力建设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坚定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让当地农牧民吃上“生态饭”,过上好日子。2005年,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昂素嘎查的牧民孟克巴雅尔办起了“牧家乐”,利用家里的房屋和蒙古包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年收入达到三四十万元。毛乌素沙地里的绿色越来越多,投身旅游业的农牧民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在乌审旗、鄂托克前旗等地,已有几百家“农家乐”“牧家乐”,当地群众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沙海披绿装,荒漠变绿洲。“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的发展观念,让人们找到了生态、经济、民生的利益平衡点,也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出“金山银山”的经济社会效益。播下一道道“绿色长城”的毛乌素治沙者们,正在接力绘就天蓝、山青、水碧、土净的美丽画卷。

  (王琪 综合报道)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