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型屋:因海而生的诗意栖居
来源:中国民族报 金欣 发布日期:2022-07-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海南省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的船型屋。 金欣供图

  南溟之浩瀚,舟船往来。南海海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段,秦汉时期,我国南方沿海居民已经航行于南海之上。他们滨海而居,因海而生,创造了内涵丰富的南海海洋文化。

  黎族先民很早就生活在海南岛,并广泛分布于岛上。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融,黎族民居经历了从巢居、干栏到地居的建筑演变过程,体现了黎族人聚族而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文化特征。“船型屋”作为海南黎族群众世代居住的房屋,外形像篷船,内部似船舱,以茅草铺顶,草泥糊墙,这种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构成了黎族聚落的场所特征。

  随形就势的古老居住智慧

  在我国古籍中,西汉以前以“骆越”等名称来泛称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就包括海南黎族的祖先。黎族先民多进山避世,聚居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溪流淙淙,树木繁茂。清代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中提到“生黎所居绝远,外人不能至其境至黎母之颠”,黎母,即黎母山,是五指山的旧称,这一描述反映了黎族聚落选址力求安全隐秘。

  就房屋营建而言,黎族聚落的择址往往是山间较为平坦的坡地或盆地。清代《崖州志》记载:“山凡数十重,每过一重,稍有平坦之处,黎人即编茅居之。”黎族先民在群山环绕之中选择平缓坡地营建居所,紧邻溪流,田地多呈小块分散状,有如壶中天地,山水交融。村落的周围种植着刺竹,形似营寨,故称“黎寨”。坡为基,背着山,前流河,间梯田,是黎寨典型的布局原则。靠近耕地,便于劳作生产;靠近水源,便于生活饮用及灌溉农田;靠近山岭及森林,利于防台风袭击,亦便于伐木狩猎。可谓随形就势,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这种居住方式,既是原始生活状态的映射,也是古老文明的精神遗存。

  干栏式船型屋的形成与演进

  干栏式建筑是南方诸多民族共有的一种居住形式。北齐《魏书》记载,“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干栏式建筑通常分两层,用木、竹料作桩柱、楼板和上层的墙壁,下层无遮拦。上层住人,下层用作圈养家畜或放置农具。屋顶为人字形,覆盖以树皮、茅草或陶瓦。

  相传在殷周时期,黎族的祖先乘木船漂洋过海,克服了种种险阻,到达海南岛并决定在此定居,便以木船为屋顶建造屋舍。但是时日长久,船板损坏,他们便割茅草盖在屋顶,以竹木为框架,搭建了最初的船型屋。由此可见,“船”是黎族文化的重要元素,具有早期海洋文化特征,而船型屋也可理解为中国传统营造“仿生象物”的产物。

  最初的干栏式船型屋底部离地较高,在2米左右,也称高脚船型屋。房屋下部空间作为饲养牲畜之用,上部以竹条编制拱形结构,覆盖茅草,形成筒形屋顶。随后,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船型屋底部的畜养空间逐渐消失,高脚缩短成离地仅0.5米左右的矮脚,也称低脚船型屋。清末民初,黎族学习汉族造床而睡,逐渐将干栏式船型屋的栏脚去掉,直接落地建屋,最终嬗变为地居式船型屋。

  在演变过程中,地居式船型屋中的檐墙分离并形成金字顶,这是黎族传统住宅向汉式住宅演变的重要体现。传统船型屋的入口位于山墙面,屋顶覆草直接延伸至地面,檐墙一体,形如船篷。20世纪初,为了扩大内部空间,船型屋屋顶由竹编的筒形结构,转变为仿照当地汉族住宅的木构金字形结构,连接处由藤条绑扎转变为用榫卯固定。德国学者史图博1937年出版的《海南岛民族志》一书记载,白沙县白沙峒的高脚船型屋,楼板离地约1.5米,屋盖不是半圆拱的船篷形,已改换成了金字顶。金字顶船型屋因屋顶升高,开始用编竹抹泥或椰叶做墙体,按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茅屋、砖瓦屋和石瓦屋三种类型。

  船型屋是黎族先民在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并吸纳汉族居住方式和文化而形成的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居类型。可以说,船型屋反映了黎族人民的生活轨迹, 是智慧的结晶。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聚类分析与图谱建构”(项目号20VMZ008)研究成果。】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