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把科普讲堂“搬”到田间地头
来源:中国民族报 苗峰 王知垚 发布日期:2022-09-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老一辈人常说,‘人勤地出宝,人闲地长草。’有了无人机这些科技装备,我们新农人离老一辈‘泡’在地里的耕种方式越来越远了。”日前,在四川省农业“五新”实训基地,负责人陈兵借助无人机,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60多亩稻田的测评。智慧农业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让农民们尝到了高科技带来的甜头。

  农民们受益的背后,离不开西南民族大学以“科普惠民 科技强边”为主题开展的智慧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计划。自2012年以来,西南民族大学把科普讲堂“搬”到田间地头,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讲授实用知识、推广创新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以前秋种累弯了腰,如今利用无人机很快就能知道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这两年,陈兵在合作社推出了代种模式,但由于对无人机等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代种业务无法拓展。不久前,西南民族大学飞行器协会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为陈兵上了生动的一课。如今,他的客户增长了一倍多。

  多年来,西南民族大学立足大西南,积极发挥高校教育和学科优势,以“扶智”工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特色农产品溯源基地,针对农药残留及安全、病虫害绿色防治等问题,西南民族大学飞行器协会通过知识讲解、模型演示、互动体验等方式,指导农民从源头减少农药使用、解决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

  在协会成员的帮助下,雷波县牢固树立科技兴农观念,完成了枇杷、脐橙、草莓等十余种农产品的追溯体系建设,特色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民收入也有了较大提高。

  从田间地头到菁菁校园,西南民族大学飞行器协会利用假期,先后深入四川、西藏等地中小学开展四轴无人机飞行展示及航拍、木质飞机模型教学,把航天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鼓励学生勇敢追梦。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城关小学,协会成员和学生一起组装设备,进行航拍和小力士火箭发射演示。“飞行器如何运转?电动滑翔机和扑翼机飞行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成员们通过现场演示,回答学生的疑问。

  “近距离接触科技产品的科普活动,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红原县城关小学王老师说。

  据悉,西南民族大学飞行器协会先后深入四川省康定市、红原县等100多所中小学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并赴青海省、湖南省等地40余县市开展科普活动,惠及师生5万人次、科技辅导员200余人次。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