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原物象群落中言志咏怀——曹有云诗集《心灵的织锦》之美学观察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朱永明 发布日期:2023-02-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让它/像一株五月的蒲公英/蓬松/透明/轻盈/在微风和阳光中/匀速呼吸,旋转/独立不改/周行而不迨/人们啊,是时候了/它已千疮百孔,疲惫不堪/你一定要拿出全部的爱心/就像善待婴儿一样精心呵护/千万不要粗心大意,更不可肆意妄为/让它成为——/粘挂在巨大的黑洞边缘/一粒僵死无光的尘埃

  ——曹有云诗歌《人们啊——致地球》

作者:曹有云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新时代以来,在以高原、雪山、湖泊等为特征的中国西部,活跃着一大批年轻诗人。他们扎根西部大地,以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依托,用审美的眼光择取高原物象,书写着他们的生命体验与成长经历,具有富足“青海经验”的藏族诗人曹有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诗集《心灵的织锦》收录了曹有云近几年来创作的百余首诗歌,分为“高原物语”“星空之下”“心灵的织锦”“金色的风”四辑。“高原物语”中,诗人择取了诸多西部自然物象来抒发自己孤傲而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星空之下”一辑可以看出,诗人从自我情怀的书写走向关爱世界和人类,唱响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歌;“心灵的织锦”一辑中,诗人以生活经验来思考生命之志,表达了爱之艰难和忧伤;第四辑“金色的风”,诗人从季节的差异来思考万物生命的更替轮转,流露着关爱地球的深情。整部诗集主题旨意明确,书写思路清晰,每一首诗都十分凝练,凸显出新时代少数民族诗歌书写的美学风范。

  《尚书》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一般说来,长年身居于西部旷野地带的诗歌写作者,以书写寂寞、孤独心境,表达苦闷和无奈的居多。而在《心灵的织锦》中,曹有云把西部得天独厚的自然物象、独特的地域文化与自我意识有机融合,建构出具有崇高特质的美学气象。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是自然事物在人头脑中映射之后激发的某种感情的表达。曹有云长年生活在青海,那里绵延不绝的雪山、多发的风沙灾害、严寒酷冷的气候,历练出他坚忍不拔、耿直豪迈的气质。在这部诗集中,曹有云萃取雪山、牦牛、雪豹、鹰、狼、红柳、酥油花、青稞酒等西部高原上的典型意象,建构出独特的意象群落,在对其书写中表现了雄浑、壮阔的意境,也体现出一种豪迈、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也映照着诗人所建构的富有“阳刚之美”的美学世界。

  在中国美学中,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是主要的表现形态。阳刚之美折射出一种时代精神,表现为一种壮美;阴柔之美则侧重于艺术上的柔和、曲线等。在诗歌《野牦牛》中,诗人写道:“海拔四千米/野牦牛从云端庞然而降/把坚硬的山脊踩踏成柔软缥缈的曲线/还背负着大烧饼似的热太阳/奔向远去。”不难发现,诗中的野牦牛象征着人对生存环境的挑战和不屈服。而在《喜马拉雅》中,诗人说:“一只乌黑的蚂蚁/终究未能登上你/雪白的额头。”诗人仅用三行诗,即表现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一种渺小与脆弱。而在《戈壁》中,诗人写道:“近在眼前,迫在眉睫/我们这个疲惫的家园/未来的惨淡光景。”诗中所渗透的忧患意识来源于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抒发了与客观世界的抗争精神。正因为这种忧患意识和抗争精神,曹有云的诗始终弥漫着对抗、搏击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意志和高强度的精神张力,表现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豪健人格。他的这种“刚健有为”的内在精神和诗学风格,恰好体现了赓续千年而不绝不衰的民族精神。

  诗歌是文学艺术桂冠上的“明珠”。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而言,它有着教化与启智的价值。在编排上,《心灵的织锦》逻辑性很强,尤其是在第一辑建构出强大、雄浑的西部意象群落之后,又写出了个体生命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并以诗歌缅怀和追忆离世的亲人、朋友等。可见,整部诗集在“阳刚”的精神骨感中弥漫着一种“阴柔”之气,从而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在第四辑“金色的风”中,诗歌涉及月亮、风、星星、地球、疫情等意象群,并对其加以升华,将抒情重心聚焦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主题上。不难发现,诗人从始至终都没有忘记对文艺作品审美功用的强化和提炼。

  《心灵的织锦》既是整部诗集的题目,又是单独的一首诗。曹有云在这首诗的题序中借用了诗人昌耀的诗句:“我们这样扪摸辨识你慧思独运的诗章/密不透风的文字因生命介入而是心灵的织锦。”从诗集命名来看,曹有云的诗歌无疑是经验之作、创新之作、心灵之作。阅读这部诗集,不难发现,诗人在诗歌之路上,既学习借鉴了普希金、惠特曼、聂鲁达、博尔赫斯等域外诗人的丰富经验,又继承了昌耀、海子等杰出中国诗人的优秀品质,在西部这一雄浑博大的境域中编织属于自己的“心灵的织锦”。

  (作者单位: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