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故乡来
来源:广西日报 吴真谋 发布日期:2023-02-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早春二月,北国大地仍春寒料峭,而在我的故乡罗城已是花红柳绿了。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以它那宽广的胸怀和坦诚的性格迎来了春天,那么轻盈,那么自然,那么悄无声息。好像是谁一夜之间给大地披上了新的衣裳,给山披上绿装,给江河湖泊小溪注入了新鲜的琼浆。于是,山笑了,水笑了,树笑了,花笑了,太阳偷偷从山的肩头探出头来,俯视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孩子们高兴极了,他们唱着春天的歌,朗诵春天的诗,背着花花绿绿的书包向学校走去,身后遗落了一串又一串问号……姑娘们在河边尽情地嬉戏,棒槌捣衣的声音,啪啪啪、嘭嘭嘭、咚咚咚,清脆地响着,十分悦耳。一片片水花从一双双白嫩的手上升起,又在水面上轻轻落下,像白色的珠子在舞蹈、滑行,来回地飞翔。一阵阵山歌此起彼伏,你问我答,每一句都唱到了人们的心里,每一句都从容地抒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到处都是春天,到处都是遍地的花朵在枝头向人们点头微笑。

  罗城好像坐在春天的怀抱里,静静地流泻出一条条江、一条条河、一条条溪,沿途两岸尽情地染上一片片绿、一片片蓝、一片片红、一片片紫、一片片黄,一片又一片地延伸到遥远的地方。花香了,草茂了,树荫了,人精神了,仫佬山乡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饱满、慷慨、大方起来。

  这是一条不大的河,名叫月亮河,丈余宽,有些弯曲,形状像狗的舌头,奔流在村庄的西头,一年四季汩汩地向山外流淌。水很清,很干净,也很幽蓝,可以看得见水底的鱼虾在自由自在地游动。那些水中涌动的菖蒲,挥舞着绿色的手臂,像一条条柔韧的布带,贮藏着巨大的力量,正努力地向岸上攀登。

  山下那一片绿油油的禾苗,就是喝了这条河的水才那么茁壮挺拔的,那大片的禾苗旁边,睡着安详的村庄。村庄名叫大梧村,四百五十多户人家,人口一千八百多,他们都是清一色的仫佬族。千百年来,他们就是靠这条河才生活得那么的丰满、知足、美好,因此对这条小小的河流充满了依恋和敬意。

  我撑一叶扁舟,逆流而上,慢慢行走在水面上。夕阳西下,一道残红,杨柳依依,乌啼满天,仿佛镜中走,画里游。

  生态罗城,山如剑排,一座座山渐渐把天空垫高。

  梦幻罗城,刘三姐和阿牛哥在武阳江上撑着竹排唱着山歌向我们一步一步走来。

  山水罗城,水如汤沸,八百里春天,奔来眼底。泉水离开悬崖,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谷,一路欢歌,汩汩流下。

  我们远离了那些刀耕火种的岁月,告别了那些苦难难熬的日子。如今,以一个崭新的姿态站在罗城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时,心情怎么能不激动万分呢?

  呵,罗城。

  我惊诧于这片土地了,这么多的山扑入我的眼帘,九万大山、六万大山,一山连着一山,一山更比一山高,起伏连绵,横跨百里之遥。山脚下一泻千里的农田尽情地芬芳着春天的气息,而大片农田的边缘,星罗棋布地点缀着斑斑点点的村屯。

  那是仫佬山乡人民居住的地方,他们临山而居,世世代代耕耘着这片富饶的土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养儿育女,传宗接代。一代代人在这片土地上倒下了,与泥土混合为一体。又一代代的人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他们义无反顾地接过父辈们的锄头和镰刀,继续开拓、耕耘和播种。他们用汗水和激情开垦了罗城,用韧性和耐性建造了这片美丽的家园。他们从不居功自傲,从不在别人面前吹捧自己,默默无闻,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既谦逊又随和,既勤劳智慧又平易近人。热情好客是他们的秉性,能歌善舞更是他们的天赋,他们老实、本分,又非常能吃苦。如果你有机会走进罗城这片神奇的土地,如果你到仫佬人家做客,主人一定满面笑容,泡上最香最浓的茶给你喝,留你住宿,晚上一定拿出自酿的香醇美酒与你一醉方休……

  东方风来满眼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全新的罗城。

  凤凰山下、金水泉边、野马滩坝顶、长坡路上,北岭覆钟、丹凤衔书、南峰烟雨、中寨鸳鸯、黄泥瀑布、乐登仙迹、西江印月、龙潭晚照……在油菜花团团围住的吉祥村庄,一对对青年男女说说笑笑结伴走出来了,刘三姐的情歌隐隐约约地唱出来了:

  哥是一团白糍粑

  妹是一筒黑芝麻

  芝麻粘在糍粑上

  好比青藤缠树丫

  ……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