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巴扎》:揭开新疆生活的生动一角
来源:中国民族报 念九 发布日期:2023-03-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并存地区。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交融,丰富发展着中华文化。

  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在新疆,无数具有特色的巴扎像纽带一样,连接着绿洲与河谷、历史与当下,也勾连起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续写着古老丝绸之路的新故事。

  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原创系列纪录片《巴扎》播出。该片共6集,带领观众走进新疆6个各具特色的巴扎,发现最鲜活的巴扎故事,展示最浓烈、真实的新疆本地生活,让观众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巴扎里,感受“新疆是个好地方”。

  “巴扎是沙漠红尘,是绿洲之门。打开它,就走进了扑面而来的西域生活……”在《新疆的生活与文化:巴扎志》里,这样生动的文字,引发了人们对新疆巴扎的无限遐想。

  真实的巴扎与当下的新疆也被定格在纪实影像中。纪录片《巴扎》将镜头对准“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新疆生活,通过对人物故事的深度挖掘、趣味化的叙事,以小切口展现新疆的风土人情与浓厚的人文情怀,也将巴扎的故事、新疆的故事延展成更为广阔的中国故事。

  在和田地区墨玉县,“职业”赶巴扎的自媒体人阿依图娜,用直播带领粉丝们沉浸式体验赶巴扎,观众也在青年的“回乡记”中看到乡村振兴的新疆接力;歌声动听、弹得一手好琴的夏木西是一位盲人,也是伽师县大巴扎乐器市场的“明星”音乐人;在麦盖提县,拉条子巴扎是香气喷喷的,也给了当地农民画家木卡热甫江无限的创作灵感。

  收购5000头牛的庞大计划,让一位牛羊市场的维吾尔族中间人,与来自河北的牛羊商人成为巴扎市场的合伙人;在巴扎卖了35年甜瓜的吐鲁洪,也是传统甜瓜储存技术的传承人,如今虽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其实这份甜蜜的事业也曾遭遇过缺瓜危机;什么是最贵的巴扎?现在,玉石巴扎也与互联网连接,全国各地的客户都可以感受这种特别的购物氛围。

  人们的喜怒哀乐被浓缩在巴扎里,呈现出一个立体化的新疆生活切面,让海内外观众在平常的烟火气中读懂新疆稳定和平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地人们积极阳光的精神面貌。

  另一方面,巴扎的本质也意味着交流。或许是因为一头牛、一块玉、一个馕……不同民族的人们相聚于此,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到合作共赢,以友好开放、团结互助的姿态奔赴美好的生活,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人山人海,令人热泪盈眶。”这是该片总导演李文举在回答“为什么拍巴扎”时的一个回答。李文举惦记了巴扎20余年,在他的导演手记里,也细致入微地勾勒了一个有温度的巴扎故事:“时间正是初春,杏花儿刚刚开始绽放。人们的生活也和这春天的脚步一样,慢慢地开始返青,正如麦苗儿钻出大地。我们欣喜地看到,人们火热的生活仍然在巴扎上延续着,我所喜欢的巴扎,巴扎上的事物、巴扎上的人依然在这里,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在塔克拉玛干的沙尘开始弥漫的时候。”

  从商品交易、经济合作到文化交流,巴扎揭开了新疆生活的生动一角,也真实展现了当下新疆的发展状态,巧妙揭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正是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共识下,巴扎里的烟火气才能飘出新疆,进入全国各地的寻常百姓家,展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美好图景。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