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导河积石 文明惠利古今——甘肃积石山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综述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本报记者 文静 实习生 杨舒雯 发布日期:2023-07-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雄伟的积石关呦,大禹治水美名传……”优美的歌声中,坐落于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带着黄河的澎湃及满山金露梅的柔情,如画卷般将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徐徐展开。

  7月12至13日,由积石山县委、县政府主办的“2023甘肃积石山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举行。两天的活动中,专家学者围绕大禹导河与积石山、大禹相关非遗的挖掘与保护、如何打造大禹文化品牌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

  翻开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大禹治水的壮举赫然在目。4000多年来的沧海桑田间,大禹治水的神话一直绵延不断,后人追述记载大禹治水的史籍不断被增补、阐释,大禹治水的研究不断扩展、深入。时至今日,在黄河沿岸、大江南北,仍旧发现或“创造”着大禹治水的足迹。

  积石山县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浓郁,是大禹治水传说的源头。《尚书·禹贡》就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的记载。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逵夫以《从地下考古看积石与大禹导河的传说》为题,围绕“关于禹是否到过今临夏的积石”“关于上古‘夏’与禹所至‘积石’之所在”等方面作了论述。赵逵夫以著名史学家徐旭生对《尧、舜、禹》一书之注为依托,考证后认为“禹治河上至积石”是可信的。甘肃省文史馆馆员、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张克复以《甘肃——大禹治水的起始和中心地》为题,通过古籍记载和传说遗迹阐述大禹治水与积石山的密切关系。

  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员吴庆龙,西华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主任丁新,中国先秦史学会夏禹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大禹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常松木,中国先秦史学会大禹文化研究分会会长刘家思,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英等专家学者,亦围绕大禹文化的历史溯源展开发言。

  大禹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先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大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原主任连辑在研讨会致辞中表示,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时代的高度挖掘大禹文化的本质和时代内涵,通过学术性的梳理,把大禹文化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项事业蓬勃向前。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础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禹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谈及大禹精神的文化内涵时,青海省文史馆名誉馆长、青海土族研究会会长鲍义志认为,大禹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禹精神就像黄河水一样,激励着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悠久的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但要善于从历史文化中汲取优秀而富有内涵的部分,还要不断吸收现代先进文化。我们要以此为要求,弘扬大禹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以传统玉文化为索引,阐释传承千古的大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关联。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张新斌从区域发展态势、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发展研究等方面,回答了在现代国家战略背景下,为什么以及如何传承发扬大禹文化。张新斌认为,大禹文化彰显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5个突出特性,并对其进行具体阐释。

  传承大禹文化,用活、用好优秀文化遗产

  与会多位专家学者认为,现代视域下的大禹文化具备创新性、现代性,各地应积极挖掘大禹文化资源,赋能地区发展,让文化“活”起来,创造独特的经济文化价值。

  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作家冯玉雷以《大禹“导河积石”文化品牌的当代价值》为题,对大禹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文化品牌推广、经济文化赋能等方面进行讨论。“传承大禹文化,应当守正创新,将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与文旅深度融合;同时,各地区要顺势而为,用活、用好优秀文化遗产,打好文化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冯玉雷以长期研究大禹文化之所得,创作了中篇小说《禹王书》。“创作过程中,我跑遗址、看文物,走访学者,认识到把考古发现用文学语言推出的必要性。如何能让更多普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文学是方式之一。”冯玉雷告诉记者:“文艺工作者应通过不拘一格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传承大禹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甘肃省陇剧院院长王存以陇剧《大禹治水》为例,分享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大禹文化活力的实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禹羌文化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秘书长朱静,介绍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对大禹文化研究与创新、保护与传承、打造品牌活动以及推广文旅产业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并总结为“学术有支点”“祭祀有亮点”“开发有优点”“景区有看点”。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是临夏州举办的“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地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举措之一。研讨会期间,专家学者还前往积石雄关、喇家遗址博物馆、积石山县博物馆、临夏州博物馆、临夏州地质公园等地参观考察。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