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家南迁历史看两岸民族和文化认同
来源:学习时报 季宸 发布日期:2023-10-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提供了有力的认识工具。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台湾同属闽台共同文化区,而中原河洛文化是闽台共同文化的中华文明之源。历史上中原汉族南迁入闽、渡海迁台,在不断南迁的过程中与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台客家文化,这成为详实印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探求闽台两岸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生动例证与重要纽带。

  中原汉族南迁与客家民系形成。历史上中原汉族前后历经5次大规模南迁。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汉族为躲避连年战乱陆续开始“向南播迁”,一直持续至隋唐方才终止,这是中原汉族历史上的首次南迁,而与客家民系形成直接相关的是后续4次中原汉族南迁。中原客家首度南迁始于唐中后期,历经五代十国及至宋初。当时中原及江淮地区因受战乱影响最重,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或南迁,客家南迁人潮主要去往赣南,部分客家先民已经翻越武夷山脉隘口进抵闽西山区。客家二度南迁出现在两宋及宋元交替时期。当时北方金人、元人南下侵犯中原,特别是南宋末年宋元在赣闽粤地区激烈对抗,早前迁居此地的客家先民为避战火被迫继续南迁粤北粤东。客家三度南迁出现在明清时期,这时期早已世居福建的客家人继续向南向外迁徙。究其原因,从内部看,福建山多田少,客家人经过世代繁衍,本族人数大为增加,急需向外疏解人口缓解生存压力;从外部看,清军入关南下时,包括客家人在内的南方各省汉民纷纷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客家义勇及亲眷被迫外迁避难。清朝政权统一中国后,清政府为缓解战乱外逃造成的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对客家武装由剿讨改为征召,统筹客家人迁徙广东、台湾以及四川等地填充人口,垦荒开地,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客家四度南迁出现在清朝中后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南迁客家人历来选择与世隔绝的山区定居繁衍。这样虽然保证环境安全与民族文化传承,但因山多田少,粮食产量无法满足人口增长需要。因此,清朝中后期面临生存生计问题的粤东粤北山区客家人不得已继续向广东中南部地区迁徙,更远者渡过琼州海峡在海南岛落地生根。

  客家民系的主体是由数度南迁的中原汉族构成,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原河洛地区,近源则是唐宋时期已经从中原迁至江淮的汉族移民,这两股源头共同构成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原祖源。陆续迁移南下的中原汉族进入闽粤赣地区后与当地百越畲族长期交流交往促成了民族交融,孕育出汉族在我国南方的一支重要民系——客家人。

  客家人南迁入闽。赣闽粤是客家先民南迁主要方向,但客家历次南迁中移民定居人数的最高峰出现在闽西地区。因此,闽西以及福建通常被视作客家民系的“大本营”。第一,从地理环境来说,闽西是中原汉族南迁重要落脚点。赣南山区虽可落脚,但离战乱频繁的中原仍然较近,这让南迁的中原汉族始终存在现实中的不安全感。而一旦翻越被视为天然屏障的武夷山脉南麓进入闽西山区,则是一幅世外桃源景象。因此,闽西在客家南迁过程中是名副其实的“大本营”。第二,从人文环境来说,宋时汀州经济社会发展已成气候。中原汉族在福建落脚生根,融入本地社会,成为日后客家民系在福建形成发展的重要民系来源之一。另一方面,迁居闽西的中原汉族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经过唐末两宋接续开发,宋时闽西汀州已是扼守赣闽粤交界要冲的“雄藩巨镇”,当地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项事务都已在汉民主导下取得相当大的发展进步,此时的闽西已经具备在各民族相互融合基础上衍生形成客家民系的人文条件。第三,闽西建构起客家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构成区分各民族界限的主要标志,而闽西在建构客家民系文化认同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福建客家人渡海迁台。明朝中期以后,福建客家地区普遍面临人多田少、天灾(水旱灾害)人祸(苛政盗匪)等生存问题,加之闽台跨海相近,福建客家人大多选择外迁台湾开拓生存空间。根据荷兰史料记载推算,福建客家人最早已于明朝末年渡海来台寻找营生。明清时期福建客家人迁台历经几个阶段:明末迁台的大陆汉族移民以闽粤两省为主,仅福建就有20余姓家族渡海来台。第二阶段,郑成功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陆客家人开始成规模渡海迁台。其中,郑成功麾下官兵中就有相当比例的闽籍客家人,这些客家官兵留居台湾,构成台湾客家人的早期来源之一。第三阶段,清朝收复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管辖。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福建内陆及沿海大批汉族百姓渡海迁台,揭开清朝福建客家人迁台移民序幕。第四阶段,清康熙中晚期至道光朝。康熙中晚期之后,福建客家地区人多地少的固有矛盾再度激化,四度外迁的客家人选择渡海迁台垦荒谋生,也由此出现清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前后五朝的福建客家迁台移民高潮。第五阶段,道光朝之后至清末。道光朝之后福建客家迁台高潮已过,但零星迁台一直持续到清末。这一时期,太平天国失败后部分客家官兵迁台避险;光绪元年(1875年)沈葆桢上书清廷建议改禁止迁台为鼓励迁台,时任福建巡抚丁日昌亦颁布政策鼓励大陆百姓迁台垦荒,大批福建客家人再度迁台。至此,包括客家人在内的明清两朝闽粤汉族移民大规模渡海迁台浪潮基本结束。

  客家人融入台湾。明清以后的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绝大多数台湾人的根在闽粤,主流是福建,但民族根源都在中原光州固始。明清时期渡海迁台的福建客家人闽南人广泛地“开发台湾、融入台湾、扎根台湾、守护台湾”,成为连接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民族文化纽带。第一,开发台湾,面对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客家人凭借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坚忍不拔的品质,克服无数困难挑战,在全台各地辛勤耕耘出属于客家人自己的田地。第二,融入台湾,客家人与原住民的融合。明清两朝大陆移民占全台人口98%,岛内原住民只占2%左右。随着彼此间交流交往的深入,福建客家人到其他汉族移民与原住民日渐融合。最典型的是客家人与交流交往较多的原住民平埔族人实现了民族互融。第三,扎根台湾,闽台客家文化融合传承。“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从衣食住行、信仰形态、文学艺术到作为民族载体的客家方言等,客家人将客家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带到了台湾。得益于福建客家人追忆中原故土文化一直坚守的“耕读传家”理念,台湾客家人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迁台大陆汉族移民,客家文学在台湾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坚守民族文化传统之余,客家人与原住民、其他大陆汉族移民族群之间不断进行着文化交融,形成不同地区的客家文化特色。这种客家文化的融合变迁过程,被台湾学者称为“台湾客家在地化”。第四,守护台湾,清末台湾客家人抗日保台斗争。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消息传来,“全台震骇”。岛内客家人纷纷组织义勇民团举行反割台的抗日斗争。虽然这场斗争以失败告终,但早已视台如家的台湾客家人在这场斗争中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爱台气节,坚定捍卫了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即便是在后来的日据时期,台湾客家人也始终守护着海峡两岸闽台客家人割舍不断的中华民族血脉联系。

  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入闽、渡海迁台的民族交融史实表明,两岸同胞从古至今都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种,都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两岸共同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是与生俱来的中华民族基因。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