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助力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丨经验交流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3-11-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频繁。针对这一实际,重庆市进一步加强对来渝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的服务管理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社会交往和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难题,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他们更好融入城市。

  上下联动,精准摸底。每年年初,重庆市民宗委对来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对来渝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较多、有培训需求和能力的区县安排培训任务,明确培训目的、对象、内容、课时等,要求对培训对象、内容、场地、资质等进行评估,确保培训工作的可行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各区县民族工作部门对辖区流动人口进行全面摸底核查,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调查等形式,对来渝少数民族群众的培训意向进行调研,了解其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具体需求,为有序开展培训奠定坚实基础。两年来,渝中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等11区组织开展了来渝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统筹谋划,按需培训。坚持目标导向,核查调研情况,找准培训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发力点,研究制定培训工作方案,明确培训内容、教学师资、培训方式、服务保障、工作要求等。坚持需求导向,按照学员意愿和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如渝中区开展了火锅底料炒制培训,江北区开展了面食制作培训,南岸区开展了风味烧烤培训,巴南区开展了中餐烹饪培训。精选国家级烹饪大师、重庆市新时代好老师、行业专家等作为培训教师。针对参训学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不一而施行差异化教学,根据工作实际和就业需求开展订单式个性化教学,做到精准培训。如涪陵区采取送课上门方式点对点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开展了民族政策、法律常识、反诈宣传、消防演练等专题讲授,进一步拓展培训知识面。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理论+实操”的学用模式,实现讲得明、听得懂、会操作,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坚持服务导向,在培训中由专人负责服务管理,始终把严格管理贯穿于培训全过程,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凝聚共识,促进“三交”。通过培训,有效提升来渝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职业技能和遵纪守法意识,增强了他们融入重庆、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逐步做到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通过培训,参训人员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大家在培训中结交了朋友、增进了友谊,融入城市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重庆市民宗委供稿)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