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箫笛有洞天
来源:中国民族报 汪兴 发布日期:2023-11-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玉屏箫笛是用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出产的竹子制成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玉屏箫笛既是中国民间竹管乐器的代表,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

  箫笛历史悠久,那么玉屏箫笛的源在何处?据近代箫笛的创始人郑氏家族族谱记载,郑氏祖籍为山东临清,其先祖郑忠于明朝永乐年间入黔,先后有八代世袭平溪卫指挥使之职。郑氏为什么创制玉屏箫笛?这一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在民间流传着明朝年间一位道人将箫笛制作技艺传授给郑家的传说。清朝《贵州玉屏县志》载,“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凤笙”。

  对于玉屏箫笛的制作技艺,古籍中也有记载。据近代《黔语》记载,“去玉屏十五里曰羊坪,产美竹,有郑氏辨其雌雄,制成箫材,含吐宫徵,清越微妙,是以天下之言箫者,必首郑氏。郑氏世守其业,名为平箫,值亦倍常箫焉”。清代学者宋翔凤这样描述玉屏箫笛,“平溪郑氏,取竹作洞箫,分寸节度,皆合古制,其声清越,听之有雌雄,家传此技已数百年”。

今年5月,小学生在玉屏箫笛博物馆体验传统文化。图片来源:玉屏县政府网站

  玉屏箫笛的发展,深受当地自然资源、人文传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竹材、传统文化、制作技艺创新等多种元素的嵌入,有力推动玉屏箫笛进入群山竞秀的发展时期。

  一是独特竹林资源的嵌入。玉屏地处黔湘交界地区,多为低山丘陵地带,气候温润,土壤肥沃,竹林资源丰富。据清朝《贵州玉屏县志》《思州府志》《晃州厅志》《镇远府志》等史料记载,黔东居住着侗、苗等多个民族,广泛种植水竹、苦竹、方竹、扁竹、紫竹等10多种竹子。玉屏人对竹材的依赖性非常高,无论是建造房屋,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竹材,玉屏箫笛就是用玉屏境内的水竹精制而成的。

  二是人群的嵌入。清朝后期,箫笛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在清同治年间,玉屏箫笛大师郑汝秀亲办作坊,并以“郑芝山祖授仙师秘传精制雅颂贡箫”对外挂牌营业,生产销售势头日升。为克服家族内部制作和营销的劣势,郑汝秀打破箫笛制作技艺“传内不传外”的祖训,招收了杨二林、张宝六等6位侗族学徒。这几位学徒学成离师后,在玉屏县城内开设了杨青斋、青云斋等箫笛店铺,并带动周边地区各族群众参与制坯、加工等工序,开创了玉屏箫笛融合发展新局面。据统计,上世纪40年代,玉屏县城内有30多家“山”字号箫笛店铺,形成了箫笛行业群山竞秀的繁荣景象。

  三是各种文化元素的嵌入。玉屏箫笛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音乐元素不断丰富,还深深嵌入了书画、诗词、雕刻等传统文化元素。明清时期,箫笛正面通常刻有诗、联、店铺名或制者名。例如,玉屏箫笛收藏馆收藏着一支制作于清朝嘉庆年间的箫,上刻有联“携来赠君品,引到玉堂仙”,落款为“古平溪青云主人作”。这是迄今发现的玉屏境内保存最早的一支玉屏箫。上世纪30年代,箫笛制作艺人姚祖勋首次将龙凤、花鸟、草木、山川等图案刻在箫笛上,行、草、隶、篆书体与各色彩绘组合其间,勾画出一道道风景独特的浓缩版人文景观,人们纷纷仿效,实现了玉屏箫笛雕刻技艺的创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将先进生产工艺应用于箫笛制作,先后创制出笛子“C、D、E、F、G、A、B”7个音调、洞箫“A、B、bB”3个音调、“七箫十二笛”100多个品种,不仅使箫笛吹奏出丰富的旋律,所刻制的内容也更具有时代特征。如,在抗美援朝时期,箫管上多刻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字样。在制作技艺上,创新运用了浮雕、微刻等手法。各种文化元素不断融入,不仅丰富了玉屏箫笛的外观,也促使其由乐器演变成为集吹奏、观赏、收藏等功能于一身的艺术品。

  玉屏箫笛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演变过程,这也是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而其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6年1月,玉屏箫笛生产合作社成立,标志着玉屏箫笛从个体私营走向了联合发展道路,此后成长起来一批从事管理、制坯、雕刻的技术骨干。各级政府积极组织举办箫笛艺术节、演奏大赛、制作大赛及箫笛文化推介等活动,玉屏箫笛闪烁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技术创新是玉屏箫笛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工匠们在实践中不断闯出新天地,如,人工压扁竹技术革新使竹子具有更好的强度、韧性和加工性能,槽刀技术革新使雕刻出的图案更加完美,箫笛防蛀技术研制成功有效延长了箫笛的使用寿命,龙凤浮雕箫笛、诗词微刻箫笛、尺八箫、竹根箫等新产品相继问世,丰富了玉屏箫笛的种类。

  长期以来,箫笛工匠们延续着师徒相承、两相授艺的优良传统,没有民族、年龄、性别、学历和区域的限制,兢兢业业从事这项事业,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他们之中,有生于斯、长于斯、成就于斯的玉屏人,也有远道而来的追梦人,大家共同用满腔热情推动玉屏箫笛焕发出新活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玉屏县文联)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