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佛教文化】安身立命
来源:中国民族报 谢志斌 发布日期:2023-11-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安身”与“立命”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词汇,战国时代已有使用。“安身”是指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是指精神上有所寄托。宋代禅僧将两个词语连用,指在某个地方安定居住,生活有着落,精神也有所寄托。

  “安身”出自《吕氏春秋·有始览·谕大》:“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文中先是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家人的屋檐下安住着一窝燕雀,老燕雀和小燕雀相互依赖、喜悦自得。有一天,这家的灶台突然崩塌,火焰上蹿至房梁。火势渐盛,这窝燕雀却不以为意,淡然不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们见识短浅,根本意识不到大祸将至。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如果天下纷乱,就没有安定的国家;如果国家纷乱,就没有安定的家庭;如果家庭纷乱,就没有得以容身的地方。并指出“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百姓个人的安危与社会、国家的大环境相互依存、密切相关。

  “立命”出自《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心”“性”“天”“命”是相互关联的。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认为,充分发挥人善良的本心,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持人的本心、领悟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如果一个人能够存心养性、遵守天道,那么他对于寿命的短长也就不再疑虑计较,只是专心地修养心性,接受天命,这就是“立命”的方法。“命”的本意是指派、发号施令,故有“使命”之意。所以“立命”可以理解为明白了自己的根本使命,将自己的生命确立于某种追求或志向上。

  “安身立命”一词出自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湖南长沙景岑禅师》。景岑禅师,长沙人,幼年出家,是湖南长沙鹿苑寺的开山祖师。后来景岑禅师离开鹿苑寺,随缘度众,应机说法,名望渐隆,时人称为“长沙和尚”。有一天,一位参学僧人向景岑禅师请教:“学人不据地时如何?”这是看似无厘头却充满禅机的一个问题,意思是:我不站在地上会怎么样呢?似乎是在展示自己不执着于外物的自在境界。景岑禅师反问道:“汝向甚么处安身立命?”意思是你连承载万物的大地都予以否认或忽视,难免处于虚无主义的“顽空”。接着,学僧又问:“却据地时如何?”景岑禅师更加犀利地答道:“拖出死尸着。”意思是如果一味执着于外物的实有,便难以超然物外,终究不过是个凡夫,难逃生死轮回。从“长沙和尚”开始,“安身立命”成为僧人参禅常用的一个“话头”。

  后世对“安身立命”的使用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或者事业稳定、志向坚定。如《水浒全传》第二回中说:“那里是镇守边庭,用人之际,足可以安身立命。”清代文康的《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云:“只是你老人家方才说的,给我那十三妹子安身立命这句话,究竟打算怎的给她安身?怎的给她立命?”鲁迅在《两地书·致许广平六二》写道:“白果已往北京去接家眷,他大概决计要在这里安身立命。”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编辑:吴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